博源化工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正面临行业景气度下行的严峻考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6.56亿元,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下滑41%。单看第三季度,营收27.40亿元,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0%;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环比下降21%。这份成绩单清晰地反映出纯碱行业当前的困境。
纯碱市场的弱势运行态势是业绩承压的主因。2025年国内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仅为1297元/吨,同比下跌31%,环比下降7%;尿素市场均价1758元/吨,同比下跌23%,环比下降7%。新增产能不断释放与主要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需求减少形成鲜明对比,行业供需矛盾突出,库存高企。这种局面直接冲击了以纯碱为主营业务的博源化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低谷期,博源化工仍在持续推进产能扩张。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12月建成。这个总投资211亿元的项目规划建设纯碱产能780万吨/年、小苏打80万吨/年,其中一期500万吨纯碱产能已于2023年6月投产。采用自主研发的倍半碱制碱技术和高效蒸发技术,该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与此同时,公司拟以27.26亿元现金收购银根矿业10.6464%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70.6464%。银根矿业凭借区位优势,在煤炭获取价格上更具竞争力,采用天然碱法生产纯碱相比传统工艺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少等环保优势。这一收购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机构投资者对博源化工的态度呈现分化。一方面,光大证券考虑到纯碱、尿素景气下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滑,下调了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6亿元、18.76亿元、21.00亿元,但依然维持买入评级。另一方面,融资客在10月下旬出现连续净买入,累计金额达1.85亿元,显示部分资金对公司长期价值保持信心。
从行业格局观察,纯碱价格的持续低迷正在加速行业洗牌。博源化工凭借其天然碱资源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低谷期反而加速产能布局。当行业景气度回升时,这种逆周期扩张的战略可能带来更大的业绩弹性。不过,具体复苏时点还需观察下游需求变化情况。
在当前节点,博源化工正处于业绩阵痛与长期布局的关键交汇点。短期业绩承压已成事实,但公司在资源储备、技术优势和产能扩张方面的投入,为其在下一轮行业周期中占据有利位置奠定了基础。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