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公司‘一主两翼’战略取得显著成就,根据新的五年规划,到2029年,公司的业务格局力争从‘双轮驱动’向‘三驾马车’演变,形成由新质材料增长型业务、建筑材料基石类业务、股权投资资本型三大业务构成的协同发展格局。”在4月28日召开的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上峰水泥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瞿辉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上峰水泥主要从事水泥熟料、水泥、特种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近年来,公司充分应用已有资源向相关产业延伸,骨料、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成为重要新业务。
2024年,上峰水泥实现营业收入54.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4亿元;总资产达175.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49亿元。
2020年至2024年,上峰水泥“一主两翼”战略规划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起到了引领方向、明晰目标、聚焦共进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上峰水泥在水泥建材行业保持较为独特的高效运营机制。目前,已初步完成华东、西北、西南三大区域的布局,连续多年保持了行业领先的竞争力水平。截至2024年底,公司主产品产能规模增长了48%,净资产增长65%,总资产增长约78%,公司能耗工艺水平及成本控制、人均效率、运营效率、毛利率指标等保持行业领先。
其中,“两翼”业务利润贡献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新经济股权投资业务聚焦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创新领域链式布局,长鑫科技、合肥晶合、盛合晶微、先导电科、广州粤芯等一批优质项目的股权投资取得了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
瞿辉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新经济股权投资业务累计投资24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17.85亿元。2024年对净利润的贡献率超过20%,累计盈利5.3亿元。晶合集成项目已经完成从投资、上市、退出步骤,获得投资收益1.66亿元。”
上峰水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并与股东共享经营发展成果。202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01亿元(含税),占上市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合并报表)的95.73%。2020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向股东现金分红26.5亿元,平均年度分红率超过40%,三次实施股份回购累计4.7亿元。
在披露年报的同时,上峰水泥发布了全面提质转型的全新五年规划。规划显示,上峰水泥当前阶段将适度加大股权投资业务的投入积累,形成新的业务发展平台;同时坚持立足对现有主辅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提升,形成建材材料产业链与股权投资业务链双轮驱动、齐头并进、互补平衡的业务格局。通过五年左右的资源积累和努力,力争培育出支撑公司第二成长曲线的新业务,形成新质材料增长型业务、建筑材料基石类业务、股权投资资本型业务“三驾马车”协同协调、综合资源共享互补,保持稳固增长发展的总体格局。
上峰水泥董事长兼总裁俞锋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绿色低碳方面,目前我们的研发部门已开展相关研究,聚焦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水泥品种研发,重点推进新型低碳水泥及特种水泥的开发工作,以切实满足市场对环保建材的需求。”
股权投资则从财务投资及项目并购两类业务入手,为新质主业壮大发展做好基础准备,储备30亿元以上权益资产,并稳定贡献投资收益及现金流。
有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峰水泥的战略转型实践具有标杆意义,其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夯实建筑材料基石业务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以股权投资为桥梁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顺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导向,也为传统制造业突破增长瓶颈、开辟价值创造‘第二空间’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范式。这种立足实业、布局资本的双轨发展策略,正成为传统制造企业应对产业变革的重要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