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5
强链增效双轮驱动 固本蕴新稳迎未来
上峰水泥五年发展规划(2025 年-2029 年)
前 言
2019 年上一轮五年规划发布以来,宏观经济及行业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上
峰“一主两翼”战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起到了引领方向、明晰目标、聚焦共进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接下来的五年,上峰即将面临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更艰巨的任务挑战,新的时期需要大家在方向上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做更大的努力。为此,针对风险、机遇以及对自身优劣势问题的分析,特拟制新一期的五年规划,作为各项工作的目标框架和任务指引。
第一章 总体形势背景分析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果及发展
2020 年以来,公司在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指导下,在行业面临激烈竞争形势下,公司主业规模稳步扩张,行业地位持续攀升,效率指标行业领先,业务格局升级拓展,产业链延伸齐头并进,新业务赋能互补支撑,综合竞争力日益稳固;新经济投资亮点纷呈,价值提升及效益体现对冲主业下滑,有力提升公司的利润效益和综合影响力,并为未来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年来公司主产品产能规模增长了 48%,净资产增长 65%,总资产增长约78%,累计缴纳税收约 51 亿元,五年合计向股东现金分红 26.5 亿元,平均年度分红率超过 40%,三次实施股份回购累计 4.7 亿元;公司能耗工艺水平及成本控制、人均效率、运营效率指标等保持行业领先;“两翼”业务利润贡献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新经济股权投资业务聚焦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创新领域链式布局,长鑫科技、合肥晶合、盛合晶微、先导电科、广州粤芯等一批优质项目的股权投资取得了相对稳健投资收益,同时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培育成为第二成长曲线的新质业务奠定了综合条件基础。
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水泥建材业务面临市场挑战。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建材下游基建及地产投资高位下行,水泥总需求量面临回落;供给端去化缓慢,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去产能政策力度有待落实,供需矛盾短期难以解决。
从结构上看,建材行业大型国企占主导地位,第一梯队龙头企业在规模实力、资源掌控、资金及专业技术储备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本公司水泥主业营收占比仍超 80%,水泥建材供需及价格周期波动对公司增长发展形成威胁与挑战。
2、现有产业链延伸业务与建材同频,规模基础处于早期阶段。
近年来公司努力拓展了产业链延伸业务,尝试利用现有资源基础实现适当转型突破。但骨料业务与水泥熟料市场周期趋于同频;环保、物流、新能源业务独立发展基础目前依然薄弱,延伸业务综合实力规模暂未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
3、股权投资业务与主业团队缺乏紧协同。
股权投资业务专业化管理尚需进一步加强把控,对外部资源渠道的积累及内部人才团队与组织能力搭建有待加强。尽管取得较好财务投资收益,对新兴产业加深了理解,但从产业化的角度尚未匹配到与上峰文化相通、团队互补、资源共享、规模相应的重点项目。
二、尽管产业转型升级难,风险大,但接下来的发展我们仍具有一定机会和优势:
1、资源基础优势。46 年来上峰积累了充足的社会资源、资本积累、产业声誉、坚韧团队,以及材料制造所需的矿产等有形资源。按目前的预算,在适当增加负债,控制好总体风险的前提下,近两年按预算计划有相对充足资金储备来获取新的机会,具备了一定的资本资源。
2、机制及前期发展的支撑。上峰有独特的混合所有制机制基础,并已在跨领域多个产业做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合作发展;对不同区域文化、不同背景专业以各种模式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在集团化管控与多元化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思维认识基础。公司已在半导体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了系列投资布局,新能源业务进行了产业化实践积累,对新兴产业链研究、人才技术资源、产业模式的理解与把控、产业周期波动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实践认识,在新经济产业链中具备了生态圈的资源积累。
4、股权投资基础。上市公司具有运作规范、信息公开、口碑易传播、品牌
易推广的优势,同时上峰前期股权投资已具有投资收益业绩基础,上峰企业文化中坚韧、务实的风格与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相匹配,相对适合着眼于中长期投资。
5、产业迭代的空间机会。与水泥建筑材料同个大领域的非金属材料近年来应用广泛,硅基、碳基、钙基等新型基础性材料将会成为新时代大空间产品市场,也是大类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上游源头。尽管部分新材料产业也会面临周期波动,但长期趋势看处在……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