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再获临床批件,新药推进迈出关键一步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的GenSci134注射液,近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这一消息由公司于2025年11月3日公告披露,标志着该药物在特发性身材矮小(ISS)适应症上的研发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GenSci134注射液是一款由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此前已获批用于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GHD)和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的临床试验。此次新增ISS适应症,意味着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有望覆盖更广泛的矮小症患者群体。
根据公开资料,ISS即“特发性身材矮小”,是指儿童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但无明确病因的一类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存在较大的未满足需求。GenSci134注射液若后续研发顺利并成功上市,将可能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重要突破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属于金赛药业核心研发管线之一,而金赛药业作为长春高新的利润支柱,其创新能力和研发进度直接影响母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创新背后的压力与期待
看到这条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这确实是利好,但市场是否买账,还得打个问号。从基本面来看,长春高新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金赛药业利润明显承压,老产品面临集采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尽管新产品“金蓓欣”在第三季度实现超5500万元销售额,显示出一定的推广成效,但整体增长动能仍显不足。
而GenSci134这次获批临床,至少说明公司在研发端没有停下脚步。作为一个1类生物新药,能持续拓展适应症,本身就体现了金赛药业在生长激素领域的技术积累。我在关注机构动向时也注意到,国泰基金和创金合信基金近期都对长春高新进行了调研,重点关注其新产品进展及H股上市规划——这说明专业资金仍在跟踪这家公司的转型节奏。
不过现实也不容乐观。当前股价处于中轨与下轨之间,RSI指标显示短期超卖,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出达2.69亿元,反映出市场情绪偏谨慎。虽然行业层面五日累计净流入16.65亿元,显示生物制品板块整体回暖,但长春高新的资金流向却背道而驰。
在我看来,这款新药的临床获批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积极信号。真正决定股价走向的,还是未来临床数据的质量、商业化落地的速度,以及公司能否在创新转型中重新建立增长曲线。毕竟,在“十五五”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背景下,只有真正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