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东北药茅”之称的长春高新(000661),近年来靠生长激素产品赚了个盆满钵满,其中主要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更是长春高新的“摇钱树”。不过,从长春高新最新的业绩情况来看,生长激素生意似乎没有从前好做了。
长春高新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均出现明显下滑。受这一消息影响,4月21日,长春高新盘中一度逼近跌停,最终收跌5.27%。在业内人士看来,生长激素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而业绩下滑背后,长春高新2024年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双双创下新高。针对公司相关问题,4月21日,长春高新董事办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

11年来年度净利首降
2024年,长春高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25.83亿元,同比下降43.01%;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28.3亿元,同比下降37.32%。
作为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长春高新在2013年净利出现小幅下滑后,业绩一路攀升。2023年,公司归属净利润达到45.32亿元,创下上市以来的业绩新高。不过,2024年,这一业绩增长态势被打破,长春高新迎来自2014年以来近11年年度净利首降。
2025年一季度,长春高新营收、净利继续下降。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9.97亿元,同比下降5.66%;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73亿元,同比下降44.95%;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4.92亿元,同比下降41.87%。
受业绩下滑的影响,4月21日,长春高新大幅低开7.56%,盘中股价一度逼近跌停。截至4月21日收盘,长春高新报87.1元/股,收跌5.27%,总市值为355.3亿元。
资料显示,长春高新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公司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业务板块覆盖基因工程、生物疫苗、抗体药物、高端化药、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其中,长春高新的基因工程制药业务板块主要由子公司金赛药业开展相关业务。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深耕儿童及女性健康领域,并积极布局成人内分泌、皮科医美、肿瘤等业务板块。此外,长春高新生物疫苗业务板块的营收来自于子公司百克生物,百克生物同样在A股上市。
重要子公司业绩下滑
近年来,生长激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处于龙头地位的金赛药业也构成明显冲击。2024年,作为长春高新的重要业绩来源,金赛药业净利出现下滑。
长春高新2024年年报显示,金赛药业2024年实现收入106.7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73%;实现归属净利润26.78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0.67%。
长春高新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综合考虑长效生长激素美国申报项目最终确定的临床试验要求、对应的预期投入及时间进度等因素,决定终止该项目,对于已经资本化的1.33亿元开发支出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并于本期核销,相应减少公司本年度营业利润1.33亿元。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看来,多个省份对生长激素短效产品开展集采,使得短效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在价格和销量间寻找平衡。同时,长效产品竞争升温,金赛药业的长效水针曾是独家产品,但特宝生物的益佩生已获得上市申请受理,维昇药业的隆培促生长素、诺和诺德的帕西生长素注射液也已申报上市,长效产品赛道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越来越多药企布局生长激素领域,长春高新等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表示,生长激素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为激烈,因为许多企业都在试图进入这个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长春高新董事办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对竞争格局保持理性态度。公司旗下的长效生长激素作为2014年就已上市的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产品,具备先发优势及品牌渠道等核心竞争力,同时该产品经过了Ⅳ期临床研究期间共计2952例患者三年期间的疗效验证,拥有长达三年及以上安全性临床研究数据,具有长期安全性研究,大样本检测抗体零检出,并在真实使用案例中有超过10万例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良好。
不仅金赛药业业绩下滑,长春高新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也出现下滑。数据显示,百克生物2024年实现收入12.2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2.64%;实现归属净利润2.3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3.67%。百克生物的业绩持续下滑主要受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4月21日,百克生物盘中股价创下历史新低。交易行情显示,在后复权形式下,百克生物4月21日盘中最低触及20.59元/股,已跌破发行价。截至4月21日收盘,百克生物报20.79元/股,收跌4.76%,总市值为86亿元。
此外,长春高新中成药业务板块的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归属净利润0.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8%。房地产业务板块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归属净利润0.1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80.09%。
研发费用、销售费用齐涨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长春高新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均出现明显增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长春高新研发投入2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其中研发费用为2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75%。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
2024年,长春高新销售费用44.39亿元,同比增长11.81%。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持续增强销售队伍人才引进及合规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品销售推广工作。
此外,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12.02亿元,同比增长25.59%。长春高新表示,随着子公司金赛药业新BU管理架构的调整及相关下一级子公司的设立,相关费用在会计处理方面较以前年度有所变化,导致管理费用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长春高新研发人员数量有所减少。公司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264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0.95%。而在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329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4.72%。
长春高新董事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下降系人员结构优化导致,其中博士学位等高端人才数量同比增长。数据显示,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为261人,同比增长31.82%。
“公司将本着‘做足存量、做优增量、做强研发’原则,加大创新技术及项目的投入及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加大市场开发及品牌建设、降本控费,做到精细化管理,为转型升级夯实基础;将努力提高品牌价值、企业价值、投资价值,构建高预期、高科技、高壁垒的第二增长曲线,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上述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