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概念近期持续走强,成为A股市场最亮眼的主线之一。11月28日午后,航天发展(000547)再度直线涨停,录得11个交易日内第7个涨停板,股价报13.51元,成交额高达51.71亿元,市场交投极为活跃。与此同时,中天火箭、久之洋、航天动力、航天智装等个股纷纷跟涨,乾照光电、银河电子、雷科防务等此前也相继涨停,天润科技、亚光科技等多股涨幅超10%,板块整体呈现强势联动格局。
这一轮行情并非偶然。从基本面看,航天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59%,经营性现金流改善92.54%,回款能力显著增强。公司聚焦航天防务电子信息领域,积极推进“军工+民用”双轮驱动战略,其微小卫星业务正契合国家“卫星互联网”布局方向。此外,控股孙公司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也增强了资本实力与产业协同预期。
更重要的是,整个商业航天产业正站在政策与技术变革的交汇点上。自2014年国务院首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航天建设以来,中国商业航天逐步破冰。2020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2023至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明确提出“发展商业航天”,而2025年作为“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商业航天已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战略地位空前提升。
技术层面,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成为主攻方向。蓝箭航天完成朱雀三号10公里级垂直回收试验,航天科技集团也实现国家队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验证。液氧甲烷发动机加速推广,目标是一级火箭复用20次以上,发射成本降低80%。海南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已投入使用,宁波新发射中心也在规划建设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我怎么看这波行情?
说实话,看到航天发展这样的走势,我不觉得意外。它不是单纯的概念炒作,而是踩中了业绩改善+国家战略+技术突破+资金共识四重共振的节奏。作为军工电子与商业航天结合的典型标的,它的上涨有逻辑支撑。但我也必须提醒,短期累计涨幅已大,部分交易日出现主力资金流出迹象,情绪过热时更要保持清醒。
我认为,未来几年才是检验真本事的时候——谁能真正把可回收火箭做稳、降低成本、批量发射,谁才能在万亿级市场中站稳脚跟。现在热闹的是概念股,但最终胜出的,一定是那些能把技术落地的企业。我对整个产业长期看好,但对个股,还是那句话:别追高,看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