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展(000547)刚刚扔出一颗“深水炸弹”:其控股孙公司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关键点在于——母公司航天新通放弃优先认缴权,交易完成后,航天天目可能脱离合并报表范围,控制权面临变更。这一动作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尤其是在该公司股价刚经历五连板、短线资金疯狂博弈的敏感时点。
此次增资将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最终投资方和金额尚不确定。航天天目目前注册资本约2.46亿元,截至2025年5月,资产总额5.42亿元,负债高达4.1亿元,净资产缩水至1.32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数据:2025年前五个月仅实现营收19.81万元,净亏损达4335.32万元,而2024年全年亏损更是超过8500万元。显然,这家承担“天目一号”星座建设任务的公司正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从公告来看,航天发展称此举是为了满足航天天目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推动技术研发、星座建设和商业闭环形成。而在上海联交所披露的遴选条件中,也明确要求意向投资人能在产业链上形成协同,并承诺较长持股期限——这说明公司希望引入的不是短期财务投资者,而是具备产业资源的战略伙伴。
我得说,这个操作背后透露出一种“放权换资源”的战略意图。航天天目作为天目一号星座的实施主体,已实现22颗卫星在轨运行,数据接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是国内首个进入国家气象观测体系的商业小卫星项目,技术价值不容小觑。但商业航天是典型的重资产、长周期行业,持续烧钱不可避免。与其由上市公司单方面输血,不如通过混改引入外部资本共担风险、共享成长。
更深层次看,这或许也是航天发展在调整战略布局。放弃控股权不等于放弃影响力,反而可能通过更灵活的机制加速航天天目的市场化进程。特别是在当前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让子公司独立融资、独立发展,未必不是一条更高效的成长路径。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挂牌能否成功征集到合格投资者仍是未知数,且一旦控制权转移,未来并表收益将不再计入,短期内可能影响业绩表现。但对于真正看好中国商业航天长期前景的投资者来说,这次变动或许正是厘清资产、聚焦核心、释放潜力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