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10月8日,皇庭国际(000056.SZ)发布关于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位于深圳福田的皇庭广场)以物抵债公告。
10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皇庭广场线下走访看到,目前商场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商场内的盒马依然随处可见在工作日上午前来采购的香港顾客,与往日无差,商场内仍有多家新店铺正在装修待开业。
有皇庭广场商户告诉21记者,商场是整体转让,不影响店铺经营,商户已经签订了新的租赁合同。
与平静的皇庭广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在艰难求生的皇庭国际。据其公告披露,皇庭广场被以物抵债后,将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一个月前,皇庭广场被公开司法拍卖,起拍价305296.6万元,吸引了5万多人围观,最终流拍。

这起债务纠纷源自2016年,皇庭国际全资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签订信托贷款合同,前者以皇庭广场及其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提供抵押保证,向中信信托借款30亿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
据公开资料,2021年债务到期时,融发投资仅偿还2.5亿元债款,中信信托提起诉讼,判决书显示中信信托有权对皇庭广场及其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拍卖;2024年7月,中信信托将相关债权全部权益转让给光耀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直至此次,光耀夏岚向法院申请以融发投资名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的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深圳皇庭广场)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被司法裁定以第一次网络拍卖起拍价305296.6万元抵偿相关债务。
经历连年亏损后,这家深圳老牌地产企业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尽管皇庭国际因债务问题风波不断,但是商业物业似乎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此前据皇庭广场相关人士透露,皇庭广场一直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并且充分利用毗邻口岸的位置优势,在港人北上消费的带动下,近两年利润逐年上升。
据皇庭国际披露,2024年皇庭广场项目收入36860.28万元,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皇庭广场账面价值为574980.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71.57%。此番失去皇庭广场,意味着皇庭国际已失去公司主要资产与营收渠道。
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是皇庭广场,地理位置福田CBD核心区域,毗邻深圳会展中心,商业体量超30万平方米,曾是深圳商业地产的标杆项目。这里地理位置位置优越,周围1公里范围内,就聚集了领展中心城、卓悦中心等多个大型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