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对AI算力英伟达GPU芯片和国产GPU液冷概念股的梳理:
一、英伟达GPU芯片相关概念股
1.硬件供应链:浪潮信息是全球AI服务器龙头,为英伟达提供GPU服务器硬件;工业富联是英伟达AI服务器核心代工厂,承接高端硬件制造订单;神州数码是英伟达国内核心代理商,负责其GPU产品分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是英伟达GPU封测合作伙伴,参与其芯片封装环节。
2.算力服务与数据中心:光环新网、宝信软件、数据港、万国数据等IDC服务商,为AI算力提供物理部署载体和托管服务,受益于企业AI算力需求的增长。
3.光模块与光器件: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等企业,为AI数据中心提供高速光模块和光器件,保障算力网络的互联。
4.PCB与基础材料: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是高端PCB供应商和覆铜板核心供应商,为AI服务器提供电路解决方案和基础材料。
二、国产GPU液冷概念股
1.液冷核心部件供应商
- 淳中科技:中国大陆唯一进入英伟达GPU液冷检测设备供应链的企业,为H100/GB200/GB300提供定制化液冷测试平台和微通道冷头技术。
- 川环科技:液冷管路及快换接头采用PTFE材质,耐温120℃,通过UL认证,适配英伟达GB300高压循环系统,通过CoolerMaster间接供货英伟达。
- 方盛股份:真空钎焊工艺使翅片密度达400目/英寸,热导效率提升40%,满足GB300高压循环要求,技术参数写入硬件设计规范。
2.液冷系统集成商
- 工业富联:独家为英伟达开发GB300浸没式液冷整机柜,单机柜价值量高达300万美元,订单排至2027年。
- 英维克:国内唯一掌握冷板式与浸没式双技术路径,冷板市占率42%,参与GB300 NVL72液冷设计,提供冷板/CDU/管路全链条方案。
- 高澜股份:同时掌握“冷板式+浸没式”双技术,深度参与英伟达液冷标准制定,为英伟达H100液冷模块独家供应商。
- 申菱环境:独创“冷源原测+末端液冷机柜”全栈方案,液冷管网预制化技术降低30%部署成本,是华为昇腾液冷核心供应商。
3.上游关键材料与设备
- 南方泵业:液冷专用泵为冷却液循环提供核心动力,产品通过华为、中兴验证,应用于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
- 新宙邦:电子氟化液是浸没式液冷必备介质,3M退出后全球份额达40%,英特尔Rubin芯片量产驱动需求爆发。
- 胜宏科技:独供GB300的OAM模块HDI板,6/8阶技术全球唯一量产,单卡价值量260美元。
三、绑定英伟达GB300液冷命脉:宏盛的“唯一”卡位逻辑
当英伟达Grace Blackwell Ultra(GB300)以1400W热设计功率重构AI算力版图时,全液冷架构已从可选配置升级为刚需支撑。在这场全球算力散热军备竞赛中,宏盛股份并非简单的供应商,而是深度嵌入英伟达技术生态的“核心研发伙伴”,其“唯一”地位的形成,源于技术积淀、供应链绑定与未来需求的三重锁定。
技术硬实力:从H100到GB300的迭代通行证
宏盛股份的技术话语权,根植于芯片级散热的硬核突破。针对英伟达H100 GPU,公司定制开发的芯片级微通道冷板,热传导效率达到传统方案的5倍,这种底层技术优势成为其切入英伟达供应链的关键敲门砖。更关键的是,其板式换热器专利覆盖的微通道设计,能降低流阻40%,完美适配高功率芯片对散热效率与能耗控制的双重要求。
对于热密度再攀高峰的GB300,宏盛股份的技术适配性进一步凸显。公司供应的“Sidecar”液冷散热模块,已实现对广达、台达等顶级ODM厂商技术方案的全面适配——在广达的铜基方案中保障极致散热,在台达的铝基方案中发挥成本优势,而其深耕多年的铝制液冷技术被业内称为“行业鼻祖”,正契合AI服务器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这种跨技术路径的适配能力,在全球液冷厂商中实属罕见。
供应链卡位:从直接供应到生态深度绑定
宏盛股份与英伟达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公司不仅曾为英伟达提供直接液冷技术产品,更通过绑定广达、台达等核心ODM厂商,构建了不可替代的供应链壁垒。其合资公司通过苏州和信向广达供应的液冷换热器,换热效率显著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已明确配套英伟达GB系列服务器;而产业链调研确认,公司亦是台达GB300系列CDU散热器的核心供应商。
这种“英伟达-ODM-宏盛”的三级绑定模式,形成了双向锁定效应。随着广达液冷服务器月产能计划翻倍、台达产能快速爬升,宏盛股份“年产20万台套数据中心液冷产品”的扩产项目已部分投产,订单能见度与生产饱和度均处于行业高位,成为英伟达算力扩张中不可或缺的散热支柱。
未来确定性:高功率时代的技术“刚需伙伴”
AI芯片功率的持续飙升,正在将宏盛股份的合作价值推向新高度。从H100的高功率到GB300的1400W热设计功率,再到未来更高性能芯片的散热挑战,液冷技术已从“辅助配置”升级为“性能瓶颈决定者”。宏盛股份的技术储备恰好踩中这一趋势——其CDU产品具备高效节能、精准控温的核心特点,已批量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液冷系统,而310kW级CDU的适配能力,更提前布局了下一代高功率机柜的散热需求。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宏盛股份的本土化供应链能力可实现30%的成本降低,在全球算力基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种“技术+成本”的双重优势,使其成为英伟达平衡性能与成本、加速技术落地的最优解。当全液冷成为高端GPU的标配,宏盛股份的合作价值将随英伟达的技术迭代持续放大。
从技术突破到供应链绑定,再到未来需求的精准匹配,宏盛股份的“唯一”地位并非偶然。在英伟达定义下一代AI算力的进程中,这家中国企业已用实力证明:最先进的GPU,终究离不开最适配的液冷技术伙伴。








$通富微电(SZ002156)$ $高澜股份(SZ300499)$ $宏盛股份(SH603090)$ #黄仁勋:OpenAI将是万亿美元巨头#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投资机会几何?# #炒股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