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称政策支持下固态电池产业链进展超预期、进入中试关键期
媒体报道,近日,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自2024年11月最后一套关键工序生产装备进厂,历经六个多月紧张调试,企业成功攻克生产工艺与装备核心难题,实现全产线联动,标志着我国在固态电池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东兴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凭借着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的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固态电池较现有电池在部分材料与设备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其兴起将给新型材料和设备带来庞大的增量市场。
上市公司中,
$三祥新材(SH603663)$已成立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导小组,进一步促进固态电解质材料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及成果转化。

$光华科技(SZ002741)$固态电池材料产品与下游客户处于产品送样检测及优化阶段,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扩产。

$道氏技术(SZ300409)$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供货。公司与安瓦新能源的合作正按计划正常推进。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富锂锰基前驱体作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基础,凭借其高容量、低成本及适配高压体系的特性,正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核心方向;公司富锂锰基前驱体已批量出货。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道氏技术(SZ300409)$ 成本砍30%!道氏技术批量交付富锂锰基,中国方案首次反超日韩
事件概述
2025年7月4日,中国道氏技术宣布其富锂锰基前驱体实现批量出货,并通过工艺优化将成本降低30%,标志着中国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首次反超日韩企业。该技术突破涉及硫化物电解质、硅碳负极等核心材料,并与安瓦新能源合作产出能量密度达420Wh/kg的样品,计划2026年装车测试。
技术突围与产业化加速
全链条创新:富锂锰基材料理论能量密度达1000Wh/kg,成本仅为传统三元材料的80%。公司攻克电压衰减难题,并构建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1mS/cm)、硅碳负极(循环寿命1000次)、金属锂负极(厚度20μm)等技术护城河12。
市场布局:采用“自研+联合开发”策略,与全球TOP3电池厂共建实验室,并拓展人形机器人赛道,开发支持5C快充的固态电池方案。券商预测2026年市场份额或突破15%。
挑战与未来路径
专利与成本压力:面临贝特瑞等企业的专利封锁风险,硫化物电解质量产成本高达2000元/公斤,公司计划通过AI算法3年内降本50%。
资金战略:账上27亿元现金可能用于并购固态电池初创企业,以补强技术生态12。
内容由大模型搜索并生成,仅供参考
参考了3篇资料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用电负荷创新高!高温概念股有哪些?# #地产政策预期强烈,地产股异动拉升# #大功率充电迎利好:两年后超10万台# #CIPS拟降门槛!行业或迎投资机遇# #外卖大战补贴升级!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