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指数(SH000001)$ $中国平安(SH601318)$ 周末又到了, 卧龙又来给分享股票筹码峰了。 今天分享的是中国平安的筹码峰的变化。
很多朋友对中国平安情有独钟,但是很多朋友对中国平安也是念念不忘。 因为中国平安曾经让 一部分投资者盆满钵满, 让一部分投资者割肉出局。 更是让一部分投资者做到过山车。
中国平安股价与筹码峰变化的深度解析:业绩驱动下的资金博弈。
中国平安的股价走势,呈现出清晰的十年周期性波动, 股价波动背后是业绩基本面与资金筹码结构的双重驱动。

那么卧龙现在通过复盘中国平安,股价的三轮大周期(2014-2019年、2019-2022年、2022-2025年),可以发现,筹码峰的迁移轨迹与业绩变化存在高度同步性, 筹码峰的变化揭示了资本市场对保险行业龙头的定价逻辑。
第一周期(2014-2019年):业绩爆发驱动的筹码单边聚集。
股价表现:从20元启动, 2015年加速上涨,2019年触及80元, 区间涨幅超300%。
筹码演变:
• 2014-2015年:低位筹码快速集中。股价启动初期, 筹码下峰(20-30元区间)密集度超60%, 形成“单峰密集”形态, 显示主力资金吸筹充分。
• 2016-2018年:筹码峰上移但保持集中。股价在40-60元区间震荡时,筹码峰呈现“双峰填谷”特征, 原下峰筹码仅部分松动,上峰(60-80元)新增筹码与下峰形成支撑位, 反映市场对业绩持续性的预期。
业绩支撑:
• 2014年净利润同比+39.5%,寿险NBV(新业务价值)同比+20.9%, 代理人数突破63.5万,创历史新高。
• 2015-2018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18.6%,寿险、产险、银行三大板块协同增长,ROE稳定在15%-20%区间。
筹码与业绩关联:业绩爆发期,筹码集中度(下峰占比)与股价涨幅正相关。当季报净利润增速超过20%时,筹码下峰占比通常提升5-8个百分点,形成 “业绩增长→资金流入→筹码集中→股价上涨” 的正反馈循环。

第二周期(2019-2022年):业绩拐点引发的筹码松动与再分配。
股价表现:2021年高点85元后持续调整,2022年最低跌至40元,跌幅超50%。
筹码演变:
• 2020-2021年:高位筹码堆积。股价冲高阶段,筹码峰呈现“多峰林立”,80元上方筹码占比超40%,形成 “高位滞涨” 信号。
• 2022年:筹码大幅下移。股价腰斩过程中,原高位筹码(60-80元)70%被消化,低位(40-50元)形成新筹码峰,但集中度不足30%,显示市场分歧加剧。
业绩拐点:
• 2020年净利润同比-4.2%,为十年首次负增长,主要受疫情冲击,线下展业、长端利率下行拖累投资收益。
• 2021年代理人数量同比-41.4%,清虚力度超预期,导致寿险NBV同比-23.6%,市场对渠道改革成效产生质疑。
筹码与业绩关联:业绩失速期,筹码集中度(下峰占比)与股价跌幅负相关。当季报净利润增速低于-10%时,筹码下峰占比通常下降10-15个百分点,形成 “业绩下滑→资金撤离→筹码分散→股价下跌” 的负反馈螺旋。

第三周期(2022-2025年):改革红利释放驱动的筹码结构重构
股价表现:从40元底部反弹,2025年回升至60元,区间涨幅50%。
筹码演变:
• 2023-2024年:低位筹码重新聚集。股价筑底阶段,40-50元区间筹码占比从25%提升至65%,形成“单峰密集”形态,显示主力资金重新吸筹。
• 2025年:筹码峰上移但保持有序。股价反弹至60元时,筹码峰呈现“梯度上移”,原下峰(40-50元)筹码仅减少20%,新上峰(50-60元)占比达40%,反映市场对改革成效的认可。
业绩修复:
• 2023年净利润同比+22.8%,寿险NBV同比+36.2%,代理人产能(人均NBV)同比+89.5%,“4渠道+3产品”改革战略见效。
• 2024年综合金融模式深化,平安好医生、陆金所等科技板块,贡献净利润占比提升至15%,ROE回升至12%以上。
筹码与业绩关联:业绩复苏期,筹码集中度(下峰占比)与股价涨幅正相关。当季报净利润增速超过15%时,筹码下峰占比通常提升8-10个百分点,形成 “业绩改善→资金回流→筹码集中→股价上涨” 的修复逻辑。

核心矛盾与投资启示。
1. 筹码峰的“业绩锚定”效应:
• 筹码集中度是业绩预期的“镜像”。当净利润增速,连续2个季度超过15%时,筹码下峰占比往往滞后1-2个季度提升,形成 “业绩验证→资金进场” 的滞后性机会。
• 筹码峰间距(上下峰价差)反映市场分歧。当价差超过50%时,股价易陷入震荡;当价差收窄至30%以内时,变盘概率显著提升。
2. 资金属性的周期性切换:
• 牛市周期(如2014-2015年):公募资金主导,筹码峰呈现 “单峰密集+快速上移” 特征,换手率峰值超5%。
• 熊市周期(如2021-2022年):产业资本主导,大股东增持、回购行为集中,筹码峰呈现“低位堆积+缓慢上移”特征。
• 复苏周期(如2023-2025年):外资与长线资金主导,北向资金持仓占比从5%提升至12%,筹码峰呈现 “梯度上移+集中度提升” 特征。
3. 估值与筹码的“戴维斯双击”:
• 当PEV(内含价值倍数)低于0.8倍,且筹码下峰占比超50%时(如2022年),往往构成历史性底部。
• 当PEV回升至1.2倍以上,且筹码上峰占比超40%时(如2025年),需警惕估值与筹码的“双顶”风险。
所以中国平安的股价周期,本质是 “业绩增长→资金认同→筹码集中” 的三轮驱动模型。

当前(2025年),随着代理人改革红利释放、综合金融模式深化,公司已进入新一轮业绩上行周期,筹码峰的重新聚集,或为股价突破前高(85元)奠定基础。
但大家需警惕的是,若未来业绩增速无法持续超越市场预期(如净利润增速低于10%),筹码峰可能会再次松动,引发股价回调。
所以短期来看,中国平安的股价只要不跌破50,坐稳扶好系好安全带,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破了50,还是要保持谨慎。

以上卧龙个人分析判断,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恭喜大家发财,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中国人寿(SH601628)$ #技术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 #热点解析# #投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