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7月25日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懵了:PE才15-16倍?
当时股价155.53,总股本8.627亿,总市值 155.53×8.627=1341.75731亿。按计算器的小伙伴们傻眼了:
15倍PE? 那全年利润得干到 89.5亿!
16倍PE?全年利润也要 83.9亿!
问题来了:一季度利润才9亿多,这89亿/84亿从哪来?市场都在猜,我来抛个最可能、最合理的解释!
陈总说的“PE”,很可能不是你们想的那个“PE”!
大家习惯性地把PE对标到已知的财报利润(Q1)或者全年预测上,但按这个算,数字根本对不上(Q1才9亿+)。我琢磨了下,陈总很可能指的是:
“基于当前(2025年7月)已全部投产的生产线,满产满销后所能达到的全年利润水平”对应的PE!
简单说:不是看过去赚了多少钱,而是看现在工厂开足马力,一年能赚多少钱!
手把手算给你看(重点!):
1. 目标利润:15倍PE对应年利润≈89.5亿;16倍PE对应≈83.9亿。(这是市值倒推的)
2. 关键变量:毛利率!利润 = 收入 x 毛利率。
我们先用东财看到的**历史毛利率约33.37%来算:
要达到89.5亿利润,需要年收入:89.5亿 / 33.37% ≈ 268亿!
要达到83.9亿利润,需要年收入:83.9亿 / 33.37% ≈ 251亿!
但是!胜宏新投产的高阶HDI板,毛利率更高!如果我们假设产能爬坡顺利,综合毛利率提升到40%(这很合理,高阶产品占比增加):
要达到89.5亿利润,需要年收入:89.5亿 / 40% = 223.6亿!
要达到83.9亿利润,需要年收入:83.9亿 / 40% = 209.6亿!
看明白了吗?豁然开朗!
如果按陈总视角(看当前产能的全年潜力),他说的15-16倍PE,对应的年收入目标就在210亿-224亿左右(按40%毛利算)。
这个数字,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靠谱多了?这非常符合新产能(尤其是高毛利的高阶HDI)释放后公司可能达到的经营规模预期!
说陈总“不懂PE”?可能只是我们没理解他看的是“产能潜力PE”!这是一种更前瞻、更贴近公司实际运营状态的估值视角。
总结陈总的“潜台词”:
“别老盯着过去的财报!看看我们厂里现在这些新机器全开起来,一年能干出200多亿收入、80-90亿利润!按这个算,市值给15-16倍PE,贵吗?”
深夜码字不易,这个视角是不是更清晰、更合理?觉得有道理、帮你解惑了的朋友,点个赞支持一下吧!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