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6年光模块产能将达到需求2倍以上
每个厂家都在大扩能,投资10亿,一般新增产能(按照400G)500-800万只(基础设施不同 新增产能有一定差异),新增产能几乎所有厂家投资超10亿,中小公司产能扩涨几倍,如华工科技,二期投资20.8亿,一期刚投产,产能从400万只到1200万只,又推进二期。立讯精密新进入者,投资16亿建设装置,跑出来10多家新进入者。
这些产能逐步释放,4季度有效产能会暴增,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开工率会从上半年92%下降到4季度60-70%明年产能过剩会更严重!
通过这次扩能,厂家间差距明显缩小,同质化竞争会变的十分激烈,特别800G。
2026年产能会是2024年底3-4倍,分成三个梯队
1. 2026产能2000-4000万只(折算成400G,后面一样)
华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迅科技
每个公司产能达到了中际旭创2024年底水平。
2.1000-2000万只: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立孚通信、剑桥、海信宽带。
3.500-1000万只,10多家
光迅科技搞出来二期投资64亿。
立讯精密、东山精密和亨通光电这些通信产品出口商进入市场,会对整个市场影响大,另外,富士康山东购买公司,也进入市场。
截止2024年底,中际旭创历史累计投资80亿,扣除淘汰装置,现有装置投资70亿,目前,随着地皮和设备价格下降,单位投资明显下降,投资64亿,产能远超中际旭创2024年底产能。
二. 新投产装置,在4季度形成有效能力,4季度有效产能大增,会导致开工率大降到低于70%,导致盈利大降。
看一组数据,开工率衡量行业盈利最关键指标!
假定开工率100%固定成本(工资、折旧和运维)为100。
开工率92%(上半年光模块平均开工率)固定成本为109。
开工率87%,固定成本为115,提升6。
开工率82%,固定成本122,提升13。
开工率77%,固定成本130,提升21%。
开工率72%,固定成本139 ,提升30。
开工率62%,固定成本161,提升52,
开工率52%,固定成本192,提升83%。
大家会发现,开工率高于80%,开工率下降,成本提升很缓慢,开工率破了70%,固定成本进入跳跃式增加
开工率低于70%,随着开工率下降,单位产品固定成本进入跳跃式增加,单位产品期间费用率等也进入跳跃式增加,叠加对利润杀伤力巨大。
这时候每个厂家都不愿意降低开工率,只能血拼价格,导致价格战,价格下跌连续提速。价格下跌进一步加剧利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