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6年光模块产能将达到需求2倍以上
每个厂家都在大扩能,投资10亿,一般新增产能(按照400G)500-800万只(基础设施不同 新增产能有一定差异),新增产能几乎所有厂家投资超10亿,中小公司产能扩涨几倍,如华工科技,二期投资20.8亿,一期刚投产,产能从400万只到1200万只,又推进二期。立讯精密新进入者,投资16亿建设装置,跑出来10多家新进入者。
这些产能逐步释放,4季度有效产能会暴增,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开工率会从上半年92%下降到4季度60-70%明年产能过剩会更严重!
通过这次扩能,厂家间差距明显缩小,同质化竞争会变的十分激烈,特别800G。
2026年产能会是2024年底3-4倍,分成三个梯队
1. 2026产能2000-4000万只(折算成400G,后面一样)
华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迅科技
每个公司产能达到了中际旭创2024年底水平。
2.1000-2000万只: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立孚通信、剑桥、海信宽带。
3.500-1000万只,10多家
光迅科技搞出来二期投资64亿。
立讯精密、东山精密和亨通光电这些通信产品出口商进入市场,会对整个市场影响大,另外,富士康山东购买公司,也进入市场。
截止2024年底,中际旭创历史累计投资80亿,扣除淘汰装置,现有装置投资70亿,目前,随着地皮和设备价格下降,单位投资明显下降,投资64亿,产能远超中际旭创2024年底产能。
二. 新投产装置,在4季度形成有效能力,4季度有效产能大增,会导致开工率大降到低于70%,导致盈利大降。
看一组数据,开工率衡量行业盈利最关键指标!
假定开工率100%固定成本(工资、折旧和运维)为100。
开工率92%(上半年光模块平均开工率)固定成本为109。
开工率87%,固定成本为115,提升6。
开工率82%,固定成本122,提升13。
开工率77%,固定成本130,提升21%。
开工率72%,固定成本139 ,提升30。
开工率62%,固定成本161,提升52,
开工率52%,固定成本192,提升83%。
大家会发现,开工率高于80%,开工率下降,成本提升很缓慢,开工率破了70%,固定成本进入跳跃式增加
开工率低于70%,随着开工率下降,单位产品固定成本进入跳跃式增加,单位产品期间费用率等也进入跳跃式增加,叠加对利润杀伤力巨大。
这时候每个厂家都不愿意降低开工率,只能血拼价格,导致价格战,价格下跌连续提速。价格下跌进一步加剧利润下降。
美国高关税,给美国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主要出口美的公司风险巨大
2024年,中际旭创开工率90%, 净利率21.6%。
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五大AI“资本支出前置“效益影响,以及国内扩能爬坡,行业平均开工率大幅提升到了92%,中际旭创开工率更高。
随着有效产能连续增加,从8月开始,行业开工率会呈现逐月下降趋势,4季度某个月会低于70%,中际旭创净利率会大幅下降到10%。
如果关税豁免取消,4季度某个月中际旭创会变成不赚钱!
9月美元降息基本明确,汇率人民币会下降,一方面会拉低出口毛利率,另外汇损会提高(2023年中际旭创汇益1.2亿)!
2023年光伏从暴利到大亏,最早并不是红牡丹提出的,是她姐提出的,她姐的帖每次就很短几句话!最关键的两句话就是我上面说的标题!
还有就是,
1.产能增长远高于需求增长,产能过剩躲不过,且会过剩越来越严重,产能过剩要常态化!
这句话很好理解!
如果现在需求是100,产能是110,开工率90%,产能增长快于需求增长,产能变成200,需求150,开工率变成75%。随着时间推移,开工率继续下降。
2.产能增长太快,明年需求增长放缓,就会进入大亏
任何产品增长基数提高后,增长都会放缓,美国五大AI支出2024年增长71%,今年50%(上半年71%,下半年35%),2026年低于30%,光模块需求增长会大幅放缓,已经具有亏损特征!
第一条,我讲的是产能连续大增
第二条,我讲的是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必来,盈利能力大降
这是我从红牡丹GONGGUANHAO粘的,人家是很专业的投资分析师!
红牡丹分析报告上百页,每个厂家几乎1页,包括历年收入、产能、扩产计划、投产时间,产品,价格等
有全球和中国每年、2025年和2026年每个季度有效产能,需求等
2025-2026年400G、800G和1.6T需求分析21页,价格分析5页
市值3100亿,低技术门槛股票那个市值上千亿了?相互骗吧
看看过去市值上5000亿以上的,现在还有那个市值1000亿以上?那些公司技术门槛远高于光模块吧
画的大饼,买回去能吃?
中国光模块就不是买国外光芯片组装吗?与服务器买算力芯片组装不是一样吗?
如果技术门槛高,怎么会很快变成几乎所有厂家都可以生产800G和1.6T产品?
只是以前组装厂家少,关税导致需求前置,需求突然自己暂时盈利好些吗
马上一堆厂家可以组装了,马上会像服务器,增收不增利,1000亿收入净利润2亿!
中国人聪明者呢,美国和欧洲都搞不出的TONCON光伏电池,中国新进入厂家装置建起来一月就可以机器轰隆隆的正常运行,几乎没有难住一家!
中国光模块就不是买国外光芯片组装吗?与服务器买算力芯片组装不是一样吗?
如果技术门槛高,怎么会很快变成几乎所有厂家都可以生产800G和1.6T产品?
只是以前组装厂家少,关税导致需求前置,偶发性导致需求突然猛增一下暂时盈利好些吗
偶发性盈利高导致马上一堆厂家可以组装了,马上会像服务器,增收不增利,1000亿收入净利润2亿!
没有关税前,市值1000亿,高关税搞成市值3000天,终于明白了特为啥高关税了,全球把高关税看成大利好!
2024年美国五大AI资本支出同比增长71%,今年增长下降到大约50%左右,明年30%,有啥理由把市值推到这么高?
高关税?主要收入来自美风险巨大?
只有2个都不可能持续的原因
需求前置效益导致偶发性需求猛增一下,透支未来需求导致暂时也是好一下
抱团炒股,你们能抱团多久?
市值这么高了,那个股民蠢到进来买?就不是你们持股者相互骗吗?看你们能骗多久!
你们等中报利好?红牡丹就等中报给你们放利空!
9-10月你们都跑的比兔子快!
AI大泡沫已形成,产业链价格暴跌不会远。
由于受关税影响,2025年上半年美国五大AI高歌猛进继续大投资,2025年下半年资本支出大幅放缓到30-37%(相比上半年71%放缓34-41%个百分点),盈利并不佳,它们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2026年资本支出大幅放缓很明确,究竟放缓多少?放缓到增长10%,20%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