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未来发展潜力
• 国产替代机遇:在中美互加关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迎来战略黄金期。聚光科技掌握了质谱、色谱、光谱等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平台,构建起覆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等多个领域的高端科学仪器矩阵,凭借自主可控、规模化交付等优势,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 技术创新驱动:公司通过子公司谱育科技在高端质谱、光谱等核心仪器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如超级微波消解仪、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技术性能对标国际主流品牌。同时,公司还在推进智能化转型,结合AI算法实现仪器自主决策,2025年将推出“仪器机器人”原型产品。
• 多元化战略布局:公司实施“4+X”战略,覆盖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四大板块,并拓展医疗健康、应急监测等新领域。生命科学板块推出了核酸质谱分析系统等产品,实验室板块强化了自动化与高分辨质谱技术,多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增长点。
• 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在碳监测领域,公司相关产品实现进口替代,2025年预计营收达1.1-1.5亿元,增长超50%。同时,半导体检测订单目标5亿元,生命科学业务增速预计超30%。此外,政府与高校市场受益于政策专项,2025年增速最快,预计占科学仪器业务70%以上。
扭转亏损现状的可能性
• 业绩已有改善先例:聚光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14亿元,同比增长13.58%;归属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4.11%,成功扭亏为盈,说明公司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改善能力。
• 核心业务发展良好:公司集中资源发展高端分析仪器、科学仪器及核心配套业务,重点投入高端科研、“双碳”检测等高价值领域,核心高端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亏损额也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度收窄,随着业务的持续推进,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 费用控制与现金流管理: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及应收账款回收,推行精细化费用管控,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3003.06万元。如果公司能够继续保持对费用的有效控制,改善现金流状况,将有助于扭转亏损现状。
聚光科技(300203)2025年中期业绩呈现出阶段性承压但核心业务发展向好的特点。以下是对其业绩的评价及亮点分析:
业绩评价
• 营收与利润下滑:根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95亿元,同比下降8.23%;归母净利润为-5050.12万元,同比下降210.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099.96万元,同比下降759.69%。整体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明显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在主动深化业务优化与聚焦高价值领域的转型过程中,经营成果出现阶段性承压。
• 毛利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0.33%,同比下降4.1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为37.99%,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5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各年确认收入项目的个体毛利率差异导致的波动。
• 费用控制有一定成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为6.8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03.06万元;期间费用率为52.72%,较上年同期上升2.2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5%,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63%,研发费用同比减少7.13%,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5.44%,整体费用控制有一定效果,但费用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 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达63.64%,有息负债规模达33.36亿元,为货币资金的2.53倍,单季度财务费用3367万元,相当于同期营收的6.15%,重资产运营模式下,债务负担可能制约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能力。
亮点分析
• 核心业务发展良好:公司坚定推进以打造精品战略为核心的高质量转型升级,集中资源发展高端分析仪器、科学仪器及核心配套业务,重点投入高端科研、“双碳”检测等高价值领域,核心高端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在未来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 子公司亏损收窄: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营业收入阶段性调整的情况下,期间费用率同比进一步优化,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度收窄,体现了子公司在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进步。
• 现金流保持稳健: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及应收账款回收,推行精细化费用管控,现金流保持稳健,这为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有助于公司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