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SZ399006)$
150+人形机器人企业,还在不断增加。
人形机器人“扎堆”上市,淘汰赛即将开始。
0-1阶段(功能实现),已成过去。
1-10阶段(性能优化、安全需求),已经来临。
承担国家重点专项研发的“鸿道机器人操作系统“,将承担“国家新型工业化操作系统”的责任,在1-10阶段,承担机器人实时操作系统的使命。

[鸿道机器人操作系统,将显示价值]
[鸿道机器人战队,将更具竞争力]
重温张人杰博士关于[机器人产业与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论述:
厂商发展三阶段:机器人厂商从[功能实现](0-1)到[性能优化],再到[安全需求](1-10)的演变过程。
目前大多处于功能阶段,未来将向[性能和安全阶段]发展,[实时操作系统]在后两个阶段不可或缺。
开源方案局限性:多数厂商使用(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方案是暂时妥协,因创业团队精力多聚焦于功能实现。随着发展,他们需优化底层系统,但自身开发能力有限,且Linux等系统存在大量潜在bug,难以解决,故需转向实时操作系统(鸿道机器人操作系统是实时操作系统)。
市场空间广阔:具身智能涵盖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三大类,未来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对操作系统的需求量大,且产品交付形态多样,从纯操作系统到软硬一体终端产品等。
[鸿道机器人操作系统,是承担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研发而成,并已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操作系统“、“国家工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


国家发改委: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扎堆”上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速度”与“泡沫”一直是前沿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平衡的问题,对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也一样。在“速度”方面,近年来,在创新引领和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规模,正在以超50%的增速跨越式发展。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30年将达到千亿元市场规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路线、商业化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新兴资本加速入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中半数以上为初创或“跨行”入局,这对鼓励创新来讲是一件好事,但也要注意防范重复度高的产品“扎堆”上市、研发空间被压缩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