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分拆”的三阶连招,硬生生要把一只“垃圾股”打造成千亿算力龙头。从26元到180元的6倍价差?杠杆资金已经疯狂抢筹。
一、重组三步走:国资把资本游戏玩到极致
1. 借壳插队:半年搞定2-3年的事
超聚变有多能打?算力服务器全国第三,年营收近400亿,却卡在IPO排队上动弹不得。而荣科科技手握上市公司“金壳”,却亏得没脾气——这不就是“郎有情妾有意”?通过定向增发拿下超聚变60%股权,超聚变直接走VIP通道登陆A股,荣科科技则秒变“算力+医疗”双主业玩家,500P算力中心、全省算力调度权直接到手。现在证监会已受理申请,12月就可能完成交割,背后可是河南国资60%证券化率的硬指标在倒逼,进度快到离谱!
2. 组队开干:打造河南算力“垄断局”
资产注入后,荣科科技直接“换地图”:新增算力服务、数据中心业务,启用“中原算力”品牌,还拉来中原算力的政务云、黄河科技的渠道当队友,凑成“算力硬件+数据服务+医疗应用”铁三角。以后河南医院要算力、政府要政务云,第一时间就得找它,这“区域特许经营权”,普通公司想都不敢想!
3. 双王炸布局:分拆再上市放大招
最绝的还在后面!2026年Q2要启动超聚变剩余资产科创板IPO,形成“荣科科技(应用端龙头)+超聚变(硬件端龙头)”的双平台格局。同属豫信体系,共享资源却各自融资,相当于一套班子赚两份钱,这波操作直接拉满资本效率,堪称“A股天花板”!
二、估值大逆袭:26元到180元的跃迁?
曾经“守着金壳喝西北风”的荣科科技,如今成了香饽饽?重组前,它是行业天花板低的医疗IT亏损股;重组后,它是河南全省算力的“总操盘手”,政务云、医疗算力两大核心场景直接到手,相当于拿到了数字基建的“免死金牌”。按A股算力板块45倍PE算,超聚变15亿元净利润承诺,就能撑起675亿市值,对应股价150-180元,更有400元的乐观估计——现在才26.77元,这价差堪比自行车换法拉利!
更实锤的是,资金已经用脚投票:截至11月,荣科科技融资余额飙到14.45亿元,占流通市值7.72%创历史新高,杠杆资金集体押注,就等重组落地“躺赚”!
黑马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