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证成指(SZ399001)$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梧桐年轮里的投资课——股民老常的三十年悟市录
交易所门前的梧桐已舒展三十个春秋,枝干虬结如岁月的掌纹,当年细弱的枝桠早已撑起亭亭华盖,树荫在地面投下斑驳如K线图的光影。树下那个捧着搪瓷缸、鼻尖几乎贴紧行情屏的青涩青年,如今鬓角已染霜色,杯沿还留着当年被沸水烫出的凹痕——在A股这片浸满血泪的江湖里,"常哥"这个称谓藏着残酷的自嘲:曾经频繁割肉的"常割",终于在三十年摸爬滚打中淬炼出"常搁"的生存哲学,恰似梧桐年轮里封存的风雨,每一圈都刻着市场的阴晴圆缺。
一、市场众生相:长假前的多空迷局
2025年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清明雨后的潮气还未散尽,交易大厅里却翻涌着焦灼的热浪。电子屏上的红绿数字如困兽般跳动,蓝光映照着此起彼伏的额头汗珠,印着券商logo的纸巾在各个柜台堆成小白山。攥紧交易单的手指节泛白,有人盯着屏幕喃喃自语,有人在手机上反复计算手续费,"持币还是持股"的争论像空调管道里的气流,在大厅每个角落穿梭。老常坐在靠窗的老位置,保温杯上"难得糊涂"四个鎏金字在行情屏的光影里明灭,如同多空博弈永不休止的隐喻。
二、人性明镜:从豆浆铺到K线图的固执图谱
街角的豆浆铺里,铜锅咕嘟冒泡,守着祖传石磨的老板总爱说"机器熬不出柴火味",哪怕新店的蒸汽豆浆早已外卖爆单。这种刻在认知里的固执,在资本市场上演着永恒轮回:技术派对着均线图画满红黄蓝线,坚信破位必跌;价值派埋首财报海洋,在PE与PB的迷宫里寻找圣杯。就连小区那只三色流浪狗,每天准点蹲守穿蓝工装的大爷电动车,尾巴甩出精准的弧度,像在绘制属于自己的"趋势线"——原来所有生物都在按自己的"指标"生存,老常看着账户里的创业大盘ETF,想起自家橘猫守着零食柜时的琥珀色瞳孔,那灼灼目光与散户追涨时的眼神竟如此相似。
三、破执之道:穿越技术迷雾的幸存者独白
当上证指数连续两日跌破五日均线,戴老花镜的技术派们指尖在键盘上悬停如悬而未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口中念着"破位止损"的咒语。老常却想起2015年的夏天,蝉鸣黏在熔断的电脑屏幕上,MACD金叉的红箭头指引着无数资金冲进跌停板;还有2020年早春,交易所弥漫着消毒液气味,指数暴跌时有人在大厅痛哭,却没人料到三个月后会迎来史诗级反弹。K线图从来都是滞后的拓片,如同用去年的积雪预测今冬的墒情——那些对着均线斤斤计较的人,与看见阳线就高呼牛市的投机客,本质上都在概率的赌桌上掷骰子,区别不过是押大押小。
四、投资真谛:从追涨杀跌到时间复利的觉醒
十年砍柴,百年磨剑。当老常把股票账户换成基金定投协议时,忽然读懂《金刚经》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意。他的抽屉里,《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书嵴已磨破,旁边是翻得卷边的《道德经》,书页间夹着2008年的交割单,泛黄纸页上的止损线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墨香悄然共振。如今他在梧桐树下定投,每月500元化作春泥,在159814的代码下滋养根系:0.367元的成交价是市场的馈赠,4000股持仓是亲手栽种的"经济林",每一股都是年轮初显的幼苗,比起年轻时盯着涨停板的心跳加速,他更享受看着份额在账户里静静生长,如同观察梧桐树新抽的嫩芽。
五、暮色悟语:当K线归于平静
收市的钟声响起时,暮色中的梧桐叶沙沙作响,老常往紫砂壶里续水,水流声盖过邻座关于"节后补跌"的争论。年轻股民面红耳赤地比划着KDJ指标,唾沫星子在电子屏蓝光里闪成细碎的K线,而他杯中的普洱正舒展叶片,缓缓沉向杯底——所有的急切终将沉淀,正如三十年前频繁割肉的"常割",终将化作今日耐心持有的"常搁"。K线图上的跌宕起伏,在时光里不过是梧桐树上的一片叶子,而真正的投资智慧,藏在"搁得住"的定静里,藏在对时代红利的坚信中。
【今日定投手记】
晨雾未散时,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未褪的霜色,老常熟练地转入500元定投款。下单时故意高挂0.369元,却意外在0.367元成交——两分钱的价差,让持仓数多了1300股,如今总数达4000股。成交单上的数字像偶然拾得的贝壳,躺在投资长河的浪涛里,那是时间给耐心者的额外奖赏。正如梧桐树不会因一夜风雨改变生长的节奏,老常知道,真正的收获,藏在每个平淡无奇的坚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