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年以来港股行情爆发,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似有意争夺某些“行业”的定价权。具体情况如何?
资金持续南下“扫货”
2024年以来,南下资金净买入额有抬升趋势,2025年一季度更是到达了4113亿元人民币的近五年新高(Wind,截至2025/6/19),体现了境内资金对投资港股的热情。
哪些板块被港股通“重仓”?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有29只港股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已超过50%。这些港股主要分布在非银金融、机械设备、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以及医药生物板块。
如果大家对港股红利板块感兴趣,不妨看看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SPAHLVCP.SPI),该指数利用低波动搭配高分红两个因子,追踪标普港股通指数中50只波幅最小、股息率高的股票。2024年以来该指数走势良好,今年以来获得资金净申购额达到44.76亿元(Wind,截至2025/6/19),得到市场持续关注。
港股IPO热度高,吸引全球目光
南下资金港股“扫货“的同时,今年以来港股IPO交易也热火朝天。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推动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全体大会上,港交所行政总裁表示,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港交所能够发挥全球窗口作用,正好与A股的深厚产业基础形成互补。
未来随着更多的优质内地公司赴港上市,A+H股或形成良性互动,使得港股和A股能更加满足更多境内外资金的资产配置需求。如果全球资金增配港股,相关行业和标的的“定价权“的竞争或更加激烈。
注:“红利/高股息”为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份股特征,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仍然存在波动风险。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指数收益率分别为-24.3%、6.96%、-4.079%、-1.55%、24.81%。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对指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投资涉及风险,不同资产类别有不同的风险特征,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前请参阅销售文件所载详情,包括风险因素。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港股红利指数ETF(SH51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