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而这次变革的主角是费率机制。5月23日,南方基金旗下南方瑞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南方瑞享)等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批,这不仅是对传统收费模式的深度优化,更是行业打破固有格局的关键“破局”之举,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生共荣”的新生态迈出实质性步伐。
行业变革的“大动作”:公募基金迎来费率新纪元
此前,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费率改革指明了方向,《方案》聚焦行业痛点,提出25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要求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推行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而本次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正是这一方向的核心落地成果。根据《方案》设计,对于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管理费率将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浮动,若基金业绩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将适用低档费率。这一机制打破了传统“固定费率”模式,通过市场化定价逻辑,将管理人收益与投资者回报直接挂钩,从制度层面强化“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推动行业回归“代客理财”本源。
此外,浮动费率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与基金业绩表现直接挂钩。从近几年成立的产品业绩看,多数产品表现较好且超越了业绩比较基准。
具体而言,这种模式会根据基金的业绩表现来调整管理费率。如果基金业绩表现优异,管理费率可能会提高;反之,如果业绩不佳,管理费率则会降低。
创新引领:以投资者为中心,打造共赢新生态
南方基金作为首批获批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公司之一,展现了其在行业变革中的强大引领力。南方基金明确表示,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将推动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深度绑定,强调长期投资、扶优限劣、超额收益和风格明晰。这种创新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作为创新费率先行者,南方基金一如既往站在投资者角度,致力于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以南方瑞享为例,其费率机制设计如下:
一为持有期限不足一年,按1.20%年费率收取管理费。
二为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则根据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分为三种情况:
若持有期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为正,按1.5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若持有期间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其他情形按1.20%年费率确认管理费。
费率机制设计示例图
在这一设计下,基金管理人需通过提升投研能力创造超额收益才能获得更高回报,从而真正实现“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的核心理念。
行业展望: 从“规模驱动”到“价值共生” 当前,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的获批,不仅是收费模式的革新,更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逻辑的根本性转变,从“以规模扩张为核心”转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 随着该机制的普及,未来行业或将呈现三大趋势: 一为投资者结构优化,长期资金占比提升,市场波动韧性增强; 二为产品生态多元化,更多差异化、精细化的费率模式可能涌现,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三为行业估值体系重构,管理人价值将更多由“持续创造收益的能力”衡量,而非单纯依赖管理规模。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浮动费率产品时需重点关注管理人历史业绩稳定性、投研团队专业性及风险控制能力,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热点。理性看待费率与业绩的联动关系,以长期视角评估投资价值,将成为获取可持续回报的关键。 最后,浮动费率机制的落地,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通过“利益绑定”的市场化设计,重新定义了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关系,为行业注入“价值共生”的新动能。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机构实践的不断深化,公募基金有望真正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的双重使命中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科创综指增强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应充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