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4 08:19:08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四川
不可否认,段永平、林园、但斌当年唱多茅台的时候,茅台的股价也就是一二百元;段永平投资苹果的时候,也是苹果的高发展期;但斌投资英伟达的时候,也是英伟达大涨的前戏;林园抄底医药股的时候,更是很多人热嘲某医药题材基金经理的时候。大师就是大师,当我们这些普通人看不懂他们的投资逻辑的时候,最好是“让子弹飞一会”。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等米下锅”,而不是像他们那样手里有源源不断的大把金钱。
发表于 2025-11-04 07:19:57 发布于 江苏


“林园满仓医药股是赌徒!”  

“段永平退网就是心虚!”  

“一个靠茅台发财,一个抄底美股,有什么好学的?”

在投资圈的舆论场中,林园与段永平,这两位长期主义的代表人物,始终是争议的中心。他们一个扎根中国内需,一个横跨中美市场;一个以“满仓穿越周期”著称,一个以“买错就认、及时止损”闻名。然而,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总有一群人第一时间站出来否定、嘲讽、甚至诛心。

但细细观察这些否定者,我们会发现:他们否定的,往往不是林园或段永平的观点本身,而是自己无法理解、无法复制、甚至无法想象的一种思维高度与人生状态。

那么,究竟是谁在否定他们?这背后,是一幅清晰的群体画像。


一、用情绪代替思考的“市场信徒”

这类人信奉“感觉即真理”。他们认为,牛市就该冲锋,熊市也得死扛,任何保留现金、等待时机的行为都是“胆小鬼”。当段永平宣布“空仓、等机会”,他们立刻跳出来批判:“你不是价值投资吗?怎么还空仓?”

他们无法理解,“空仓”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决策,是基于估值与安全边际的理性选择。他们的情绪被市场波动绑架,涨了就亢奋,跌了就恐慌,而段永平那种“不为市场情绪所动”的冷静,恰恰照出了他们内心的躁动与失控。

于是,否定成了心理防御——“你冷静,是因为你怕;我不冷静,是因为我勇敢。”


二、追求“完美圣人”的道德审判者

他们要求一个投资人必须“爱国”“支持A股”“永不犯错”。当段永平买入美股、抄底英伟达,立刻有人质问:“为什么不买比亚迪?你是不是不爱国?”

这种批判,早已脱离投资本身,滑向道德绑架。他们不在乎企业是否具备长期竞争力,只在乎“你是否站在了我认同的阵营”。在他们心中,投资人必须是完美的道德符号:既要在低位接盘“国之重器”,又不能赚快钱,更不能有海外资产。

他们无法接受“投资只是买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朴素逻辑,于是用“动机论”来解构一切。段永平给浙大捐款,被说成“投名状”;林园重仓医药,被说成“赌政策红利”。他们不是在分析逻辑,而是在编故事,只为证明:你不够“纯粹”。


三、信奉“平均即正义”的认知平权主义者

他们信奉“我不能理解的,就一定是错的”。林园说“高血压药是成瘾性消费”,他们嗤之以鼻:“药怎么是成瘾?你懂不懂医学?”  

段永平说“苹果是伟大的公司”,他们反驳:“手机能换多久?科技股都是泡沫!”

他们用字面意义去解构深层逻辑,用短期波动去否定长期判断。他们无法接受“有人能看十年”的视野,因为他们的世界只活在下一个季度报表里。

在他们眼中,所有人都必须在同一认知水平线上对话。一旦有人跳出这个框架,他们就感到被冒犯,于是用否定来拉平差距——“你不是高,你是偏执。”


四、渴望“即时反馈”的投机客

他们习惯了“买入即涨”的爽感,无法忍受“等待价值兑现”的煎熬。当林园在医药股暴跌中坚持“满仓不动”,他们怒斥:“你这是死扛!不懂止损!”  

当段永平在94美元买入英伟达,股价短暂回调,立刻有人嘲笑:“抄在半山腰,大师也翻车。”

他们不懂,真正的投资是反人性的: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别人贪婪时你恐惧。而他们早已被市场训练成“即时反馈依赖者”,任何不符合“快进快出”模式的操作,都被视为异端。

于是,否定成了自我安慰——“你不是在坚持,你是在死扛;我不是浮躁,我才是理性。”


五、躲在键盘后的“纸上谈兵者”

最讽刺的是,许多最激烈的否定者,自己从未完整地读过一篇段永平的博客,也未曾研究过林园的投资逻辑。他们只看片段、只听结论、只抓语录,然后便开始批判。

他们不分析企业护城河,不研究现金流折现,不关心管理层能力,却敢于对一个年复利20%以上、实践三十余年的投资者指手画脚。

因为他们安全地躲在匿名与低成本的网络空间里,否定不需要代价,而成长却需要痛苦。否定别人,成了他们逃避自我提升的最佳借口。

结语:否定,往往源于“看见了自己够不到的光”

林园与段永平,并非完美无缺。他们的体系有局限,有偏好,有时代烙印。可以讨论,可以质疑,可以批判。

但那些基于情绪、道德绑架、认知狭隘的否定,本质上不是在批评他们,而是在暴露自己:  

——暴露了对长期主义的恐惧,  

——暴露了对独立思考的抗拒,  

——暴露了对自我成长的逃避。

真正值得关注的,从来不是林园买了什么、段永平说了什么,而是:  

为什么总有人,无法容忍别人用不同的方式,活得比自己更清醒、更坚定、更自由?

当你看到有人在猛烈否定这两位投资人时,不妨多问一句:  

他否定的,究竟是观点,还是那个他本可以成为、却最终未能成为的自己?$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