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段关于"2025年10月13日抄底A股改变命运"的段子在投资圈疯传。虽然这只是个玩笑,但确实反映了当下市场情绪的微妙变化。

昨天A股的表现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开盘就是最低点,收盘全在最高点,上证指数仅微跌0.19%,科创板更是逆势上涨1.4%。全市场近1700只个股上涨,这样的表现在外围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实属难得。
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结构。如果你在开盘时抄底的是稀土、自主可控、半导体、国产软件、可控核聚变这些战略新兴产业,那么昨天确实是收获满满的一天。这些板块的强势表现,清晰地勾勒出市场资金的选择方向——那些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科技自立自强的领域,正在成为资金避风港。
从市场情绪看,投资者确实比以往更有定力。上周五还弥漫着恐慌情绪,转眼间就实现了"转危为安"。这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在场外虎视眈眈,只要市场出现调整,就有资金迫不及待地进场抢筹。
对于后市,笔者认为昨天的低点很可能是这次调整的最低点。但期望市场立即展开大涨也不现实,更可能的走势是在当前位置震荡整理半个月到一个月,待不确定性充分消化后,在年底重新选择向上突破。今年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的概率依然不小。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之间的博弈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会很快达成全面协议。特朗普总统多变的执政风格,确实给全球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外部压力也在倒逼我们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即将于10月27日至30日举行的金融街论坛年会值得重点关注。今年"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的主题,相较于去年的"信任和信心",更凸显了主动求变的意味。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有望迈出新步伐。
牛市的基础依然牢固,但投资需要多一份理性和耐心。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忘乎所以。保持平常心,不追求一夜暴富,在科技创新的主航道上精心布局,时间自然会给出丰厚的回报。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A股的嵴梁,正在这一次次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