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曾评出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
1)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
3)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4)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5)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6)约翰·涅夫(John Neff)
7)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8)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 Price) 9)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10)马克·墨比尔斯(Mark Mobius)
以下一一做个介绍,向大师致敬。
一、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1930-)
1、简介
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本科毕业于沃顿商学院财务和商业管理专业。1950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他自己曾说他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他是价值投资最鲜明的旗帜,全球公认的“股神”。一手打造了市值7000多亿美元的金融帝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2、辉煌业绩
从1965~2019的过去55年,巴菲特带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战胜市场的比率为77.78%,年化收益为20.3%。
3、投资理念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企业。巴菲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我只投自己熟悉的圈子。”巴菲特认为经济护城河是企业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结构性特征。
4、代表作广为人知的致股东信《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5、投资箴言
“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我不会尝试跳过7尺的栅栏,我只会寻找一些可以跨过的1尺栏杆。”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投资人并不需要做对很多事情,重要的是要能不犯重大的过错。”
二、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
1、简介
1944年1月19日出生于美国,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曾是富达公司(Fidelity)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已退休从事于慈善事业。彼得·林奇是全球基金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2、辉煌业绩
在 1997~1990 年这 13 年之内,林奇作为麦哲伦基金(Megellan Fund)的基金经理人创造了惊人的业绩——13 年间的平均复利报酬率达 29%并且基金规模由最初的 2000 万美元成长至 140 亿美元。因此,彼得•林奇也被称为“全球最佳选股者”。
3、投资理念
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非常务实。他的投资特色在于注重利用已有的事实和数据做分析,并且非常重视基层调查,并偏好成长兼具价值的股票。林奇认为,任何一类股票或是产业,只要是前景好的公司且价格合理,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投资标的,而不像我们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那样非常看重策略的择时。 彼得.林奇的选股严格遵循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即运用基本分析法集中关注投资者本身所熟悉的股票,来更全面的了解一家公司的运作行为。这些基础分析包括:充分了解公司本身的经营现状、公司前景和竞争对手,以及该公司的股票是否处于可以以合理价格买入的区间中。
4、代表作
彼得·林奇和约翰·罗斯柴(John Rothchild)合作三本畅销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
5、投资箴言
“寻找 10 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从你家附近开始,如果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
“股票投资成功的秘诀是勤奋。”
“一个钟情于计算,沉迷于资产负债表而不能自拔的投资者,多半不能成功。”
“买进有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
“某只股票比以前便宜不能成为买进的理由,同样仅仅因为它比以前贵就卖掉也不是理性的方式。”
三、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1903—2008)
1、简介
1903年出生于田纳西州的温彻斯特。通过选修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课程,对逆向投资(contrarian)产生了浓厚兴趣。1934年,依靠奖学金完成在耶鲁大学的学业,并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一等学位。邓普顿首开全球化投资的风气,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
2、辉煌业绩
邓普顿基金在1954年至2004年的50年中,每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3.8%,远远超出标准普尔500指数11.1%的年回报率。
3、投资理念
作为上个世纪最著名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的投资方法:“在大萧条的低点买入,在互联网的高点抛出,并在这两者间游刃有余。” 投资风格:寻找那些价值型投资品种,也就是他说的“淘便宜货”。放眼全球,而不是只关注一点。投资法宝:“在全球范围寻找低价的、长期前景良好的公司作为投资目标。” 作为逆向价值投资者,邓普顿相信,完全被忽视的股票是最让人心动的便宜货,尤其是那些投资者们都尚未研究的股票。
4、代表作
后人著作《约翰·邓普顿的投资之道》。
5、投资箴言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拒绝将技术分析作为一种投资方法,你必须是一位基本面投资者才能在这个市场上获得真正成功。”
“在极端悲观的那个点位上投资。”
“如果你想比大多数人都表现好,你就必须和大多数人的行动有所不同。”
四、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
1、简介
1894年5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本杰明.格雷厄姆被喻为“价值投资之父”、“证券分析之父”、“华尔街教父”。他开创了价值投资流派,影响了后来诸多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对价值投资的贡献无人能及,不仅是第一位强调和总结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中作用的投资大师,甚至是第一位运用数量分析法来选股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是价值投资的开山之作和思想基础。格雷厄姆的著作经久不衰,是永恒经典。
2、辉煌业绩
从事投资大致 42 年,主要投资经历为 1923至 1956 年,主要投资美国股票、债券等。其创办的葛拉汉.纽曼公司在 1941 至 1960期间,在 20 年中累积收益率达到 4425%,平均年化收益率为 21%。
3、投资理念
寻找价格低于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股票。由于下列原因,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1)通货膨胀和使一项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并不等于其历史成本减去折旧。
2)技术进步使某项资产在其折旧期满或报废之前就过时贬值了。
3)由于公司的组织能力对各项资产有效的合理组合,公司总体价值会出现 1+1 不等于 2 的结构,可能小或大。
投资原则:
1)内在价值:是价值投资的前提。
2)市场波动:要利用市场短期经常无效,长期总是有效的弱点,来实现利润。
3)安全边际:以四毛的价格买值一元的股票,保留有相当大的折扣,从而类减低风险。投资策略:寻找廉价股,定量分析为主。
4、代表作
代表作《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等。
5、投资箴言
股市从短期来看是“投票机”,从长期来看则是“称重机”。
对股票价格要斤斤计较,要像超市购物,不要像买化妆品,真正重大的损失总是在投资者忘了问“多少钱”之后。
五、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1930-)
1、简介
1930年8月12日出生于匈牙利的美籍犹太人,1947年,17岁的他移居到英国,并在伦敦经济学院毕业。著名的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慈善家和政治行动主义分子。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让所有的投资专家都望尘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种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2015年1月22日,乔治。索罗斯在举行的达沃斯经济论坛晚宴上宣布终极退休,把家族基金交由投投总监Scott Bessent负责。以后他不再管理投资,会全力推动慈善事业。
2、辉煌业绩
1969年索罗斯成立了宏观对冲基金,成立初期,与罗杰斯双剑合璧,在10年时间里获得年化50%的收益。从1970年到2000年量子基金关闭,这30年量子基金的年化收益约30%,因为极其出色投资业绩,索罗斯的反身性哲学投资理念也逐渐为世人所知。
3、投资理念
索罗斯的投资思想很庞杂。他的哲学根基主要是来源于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还有部分是来源于哈耶克。投资策略及理论:以“反射性”和“大起大落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市场转折处进出,利用“羊群效应”逆市主动操控市场进行市场投机。看重的是市场趋势。投资于不稳定状态。市场不稳定状态就是指当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偏差达到极端状态,在反作用力使市场自我推进到一定程度后,难以维持和自我修正,使市场的不平衡发展到相当严重程度,此时则为市场不稳定状态。突破被扭曲的观念。
4、代表作代表作有《金融炼金术》、《超越金融》、《危机与变革:索罗斯的金融逻辑》、《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索罗斯给开放社会的建言》等。
5、投资箴言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
你不用,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
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却还不去修正!
如果你没有做好承受痛苦的准备,那就离开吧,别指望会成为常胜将军,要想成功,必须冷酷!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六、约翰·聂夫(John Neff)(1931年-)
1、简介
1931年,约翰聂夫出生于美国的俄亥俄州。约翰聂夫读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在外打工,对学习毫无兴趣。复员后,约翰聂夫选择继续学业,进入托莱多大学主修工业营销,其中两门课程分别为公司财务和投资,激起了约翰聂夫极大的兴趣,让其找到了方向。当时托莱多大学金融系的主管是Sidney Robbins,他对格雷厄姆的著作《证券分析》作了重要的修订。最初约翰聂夫学习投资理论,后来又参加夜校学习获得了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硕士学位。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和彼得·林奇,比尔·米勒,一起被美国投资界公认为共同基金三剑客。
2、辉煌业绩
他执掌温莎基金长达31年,期间创造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记录,总投资回报高达5545.6%,而同期标普指数只有2229.7%。期间年化回报率13.7%,平均每年都超出标普3.5个百分点。
3、投资理念
约翰·聂夫也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与多数价值投资者相同,他也是一位优秀的逆势交易者,但他的投资偏向于具有投资价值的低价股公司,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低本益比猎手”。
选股方式坚持以下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资产负债表
令人满意的现金流量
股东权益报酬率高出市场平均值
有能力的管理阶层
要有满意的长期成长远景
有一项以上极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
有强大的市场活动空间
4、代表作
代表作:《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5、投资箴言
丑陋的股票往往是漂亮的。
成功的投资不需要人气旺盛的股票与绝对多头市场。正确判断和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推理判断帮助我们选出潜力股,坚忍的毅力则让你不像其他人一样迷失方向。
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对于股票投资者最重要。
七、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1929-2019)
1、简介
1929年5月8日,约翰‧博格尔诞生于美国新泽西,其家族为来自苏格兰越过大西洋的移民。年轻时就读于费城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1949年博格尔于财星杂志(Fortune)阅读到一篇关于共同基金产业的文章“Big Money in Boston”,激起了他对基金产业的兴趣,之后便以此作为大学论文的题材内容。论文完成后博格尔将文本寄送给该产业中的几位重要人物,随后获得当时经营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的掌管人沃尔特·摩根(Walter Morgan)的赏识,并让博格尔于大学毕业后立即到惠灵顿管理公司就职。1966年已为惠灵顿管理公司接班者的博格尔与波士顿一家公司合并以处理惠灵顿管理公司问题,但随后因1973至1974期间的股市下跌造成严重亏损,使得博格尔在董事会上被投票表决撤职。1974年9月26日,博格尔另起炉灶以英国海将纳尔逊在尼罗河战役使用的船只HMS Vanguard为名,成立了The Vanguard Group(领航集团)。1975年,博格尔以复制、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为架构,创造出世上第一个指数型基金“第一指数投资信托”(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之后更名为现今的Vanguard 500。
2、辉煌业绩
1977年,在他的努力下,先锋董事会以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旗下基金全部免佣的提案。美国股市从1987年开始的长牛,指数基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大放异彩。先锋500从最初的1000多万美元,一路增长到了1999年的1000亿美元。到2018年,该集团已经拥有超过5万亿美元的资产,雇佣16600名员工,是美国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2010年,美国《福布斯》周刊将其评为“一个世纪以来给投资者带来最大好处”的人。2017年,在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巴菲特特别介绍了博格尔:“他对美国投资人的贡献可能比这个国家任何一个人都要大。”
3、投资理念
约翰·博格尔提出的投资理念,即无限接近市场,投资于大企业,接近市场指数运作。他所信奉的只是八个字:面对复杂,回归简单。这事实上来源于其二十余年从业生涯的心得体会,作为基金经理人参与市场“搏杀”的他愈发坚信,“并不存在能战胜市场指数的基金”;在他看来,基金经理们绞尽脑汁辛苦找寻的股市“钻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场指数,也就是巴菲特推崇之至的指数基金。在约翰·博格尔的整个投资管理生涯中,他的两大“最简单”原则广为人知。第一条是指数和低成本基金的运作原则,即“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成本”。第二条原则更是简单,就是约翰·博格尔所倡导的“以员工为本”。
4、代表作代表作有:《共同基金常识》、《长赢投资》、《文化冲突:投资还是投机》等。
5、投资箴言
“投资的残酷讽刺在于,我们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得不到我们支付的东西,我们恰恰得到了我们没有支付的东西”。
八、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 Price)(1953-)
1、简介
1953年麦克尔·普里斯出生。1973年毕业于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并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麦克·普莱斯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以价值投资著称,尤其喜爱复杂的交易,如并购、合并、破产、清算等可以利用超低价买进被市场严重低估的资产,在其基金投资生涯中,参与的并购案不计其数,如西尔斯(后来改名施乐百)、柯达、梅西百货 (Macy's)及大通银行(Chase)和华友银行(Chemical)的合并等,皆是投资史上知名的大事。
2、辉煌业绩
1973年,普里斯成为“共同股份基金” (Mutual Shares Fund) 基金经理。截止1996年,“共同股份基金”23年年化回报20%,高出标普500指数5个百分点,这一业绩也仅比“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低2个百分点。在普里斯3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他管理的组合最大回撤仅6%,而且仅出现过两次。
3、投资理念
麦克·普莱斯是典型的价值投资者,他认为只要做对下列三件事,价值投资即可成功:
股价低于资产价值( A company selling at a discount from asset value);
公司经营阶层持股越高越好( a management that owns share, The more, the better);
干净的资产负债表,负债愈少愈好( A clean balance sheet ,little debt so there is less financial risk)。
4、代表作
无
5、投资箴言
我可以从中小盘股中获利很多,因为华尔街不会时刻跟踪这些股票,它们往往被人忽略。
我的投资组合可以应对熊市的风险,基金在大市下跌时总是会比市场下跌得少。
投资的关键是抵御熊市下跌,而不是牛市要跑赢市场。
对我来说,内在价值的最大的指标,是经营实业的兼并方为控股给出的价格,而不是股票交易者给出的价格。
远离人群,不可盲从,在大打折扣时买进。
我买卖股票,并非根据我对经济景气或利率的预期,只有价位对的时候,我才会买股票。
九、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1932-)
1、简介
1932年罗伯逊出生于北卡莱罗纳州,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商业管理学位。1957年,25岁的罗伯逊加盟基德尔·皮博迪公司,并在此后的二十年里成为这家公司最出色的股票经纪人之一。1980年,罗伯逊以800万美元创立老虎基金,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报为32%,因而被视为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观对冲基金之一,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可谓并驾齐驱。罗伯逊的投资策略以“价值投资”为主,也就是根据上市公司取得盈利能力推算合理价位,再逢低进场买进、趁高抛售。
2、辉煌业绩
由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创立于1980年的老虎基金是举世闻名的对冲基金,到1998年其资产由创建时的800万美元,迅速膨胀到220亿美元,并以年均盈利 25%的业绩,列全球排名第二。其中,1996年基金单位回报为50%,1997年为72%,在对冲基金业里,老虎基金创造了极少有人能与之匹敌的业绩。进入到2000年,科技股暴起,泡沫高涨,无论是道指还是纳指都是一路高歌,传统的价值股反而大跌,价值投资遭遇挑战(1999年标普500涨21%,巴菲特业绩是-19.9%),许多投资者又纷纷找上门要求赎回资金,其资产从220亿美元萎缩到60亿美元,迫于无奈,几度辉煌的老虎基金不得不宣布清盘,从而加速了其走向破产的进程。2000年4月,互联网泡沫破灭,下半年价值型股票又重新涨起,但是老虎基金3月已经清盘,是为价值投资的悲歌!从老虎基金成立到2000年3月30日,仍然有85倍的增长(已扣除一切费用),这相等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三倍多,也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指数的5.5倍。
3、投资理念
罗伯逊的投资策略以“价值投资”为主,也就是根据上市公司取得盈利能力推算合理价位,再逢低进场买进、趁高抛售。朱利安 · 罗伯逊坚信格雷厄姆在安全分析中提到的价值投资原则。寻找具有价值实现潜力的廉价公司,并投资于这些公司,并等待它们获得回报。朱利安 · 罗伯逊也向另一方提出了同样的论点。他曾经发现昂贵的公司有很高的价值毁灭的可能性,并做空它们。他坚信做空,据朱利安 · 罗伯逊所说:做空扩大了他的狩猎范围,为他提供了与市场反方向的自然对冲,从而增加了他的 alpha,减少了下跌。对他的空头头寸的看法是 " 在我的卖空行为中,我寻找的是一个糟糕的管理团队,以及一个正在衰落或被误解的行业中估值过高的公司。"
4、代表作
暂无;
十、马克·墨比尔斯(Mark Mobius)(1936-)
1、简介1987年加入邓普顿,出任邓普顿新兴市场基金公司主席,有40多年的全球新兴市场投资经验,被誉为“新兴市场投资教父”。拥有波士顿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及政治学博士学位。是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2、辉煌业绩
墨比尔斯管理的邓普顿新兴市场投资基金,1990年以来,年复利报酬率达15.6%,远远超过摩根士丹利国际新兴市场指数7.7%的年均报酬率。
3、投资理念
马克·墨比尔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他的十五条投资法则:
法则一:当每个人都想进场时,就是出场时点;当每个人都急着出场时,就是进场时点。
法则二:你最好的保护就是分散投资。
法则三:如果您想参与全球经济最快速地区的获利成长,就必须投资新兴国家。
法则四:经营团队的素质,是选股投资的最高标准。
法则五:用FELT选择股票或股市投资。
所谓FELT就是-Fair、Efficient、Liquid、Transparent。凡投资任何股票或股市之前,都应该审视股价是否合理(Fair),股市是否是有效率交易 (Efficient),此股票是否具有流动性(Liquid),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透明(Transparent)。
法则六:所谓"危机(Crisis)",就是人们开始觉醒的理由。
法则七:下跌的市场终究会回升,如果你有耐心,就不需要恐慌。
法则八:有时候你必须表现比大盘差,未来才能击败大盘。
法则九:以资产净值(NAV)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法则十:先了解一国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否则不盲目投资。
法则十一:一个国家的总体面常常与个别公司的未来成长性互相矛盾。
法则十二:选择投资标的时,如果只靠技术分析等的投资方法往往会误判情势,必须辅以实际的田野调查。
法则十三:如果全世界的股市皆因为一个国家的短期因素而出现剧烈下跌,投资建议立刻从持有(hold)改为买进(buy)。
法则十四:政治不确定性是进入一个市场的通行标志,不确定性会压抑股价,但如果你相信你的基本分析,不确定性反而是你买进原本可能价格过高的大型蓝筹股的好机会。
法则十五:一旦当不确定成为确定,任何人皆可预测事件的后果时,先前的风险升水(risk premium)便会如轻烟一般立刻消失。
4、代表作马克·墨比尔斯撰写了大量的关于新兴市场的著作,包括《与中国交易》、《新兴市场投资指南》、《墨比尔斯谈新兴市场》、《投资护照》以及《马克·墨比尔斯自传》等。
5、投资箴言
“如果你想参与全球经济发展最快速地区的成长,就必须大胆地投资于新兴市场国家。”
“巨幅震荡的波动特性是所有股票市场的特征,即使是最成熟的市场也不例外。”
“在很坏的时机要买进绩优的股票;在很好的时机要买进投机的股票。”
“如果你的投资决策能不受情绪影响,而且按长期基本面来拟定投资策略,那么不管股票市场是涨是跌,你照样都能获利。”
“如果你想等到看见隧道另一端的光明时才买卖股票,那就未免太迟了。”
#全程直击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 $上证指数(SH000001)$ #社区牛人计划# #周末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