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电器在国内一直不乏话题,这主要得益于企业领导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最近两年小米雷军强势挺近空调市场,两大流量IP隔空交锋,贡献了很多争议性话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格力昨晚公布了2024年报,我们就一起走进格力财报,看一下格力的经营情况!
由于格力内部及其流量粉丝不乏溢美之言,我更多的愿意贡献诤言而不是拍企业马屁!以下是分析:
1, 2024行业整体增长的情况下,国内营收规模下滑,2025国内竞争形势将严峻。
2024年营业收入1891.64亿元,同比下降7.26%,为疫情后首次下滑。对比行业整体增长(中国家电网数据显示,2024年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6.4%),格力营收表现显著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国内市场竞争力承压,若考虑到其海外营收282.03亿元,同比+13.25%,那么国内下滑远超整体的7.26%,面临的竞争压力已经非常严峻,2025年竞争进入更加短兵相接的刺刀见红阶段。
2, 新合并的消费电器板块,难掩主要产品空调竞争颓势。
原“空调”与“生活电器”合并为“消费电器”板块,2024年该板块营收1485.6亿元,同比下降4.29%。这种合并虽然能部分掩盖空调面临的严重形势,但从董明珠从经营一线抽身,不再担任格力总裁一职看,2025年更加证明空调业务非常不容乐观,这种后撤不排除是为了保护铁娘子经营神话,也是为了保护格力电器的品牌溢价。
3,多元化业务受阻:冰洗、小家电等生活电器未能形成有效增量,尤其是医美产品(如双面女王美容仪)线上销量仅3820台,与京东官方旗舰店销量形成反差,暴露新品推广不力,而且这种生活电器竞争格局已定,格力没有多大的进攻空间,格力布局已晚,急需集中资源寻找空间大,协同好的新业务。
4. 智能装备业务崩塌式下滑。
2024年智能装备营收4.24亿元,同比下滑36.68%,占营收比重仅0.22%。该业务曾被视为格力“工业集团”转型的关键,但2024年营收缩水超三成,反映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转化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足。
5. 经营现金流恶化,大幅下滑,预示未来高分红也难以持续。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3.69亿元,同比下降47.93%,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22.71%。货币资金1139.01亿元,同比下降8.22%,显示公司资金周转效率下降,抗风险能力边际减弱。

6,格力高端化策略严重失误。如“董明珠健康家”套系化产品,这种企业内部“个人品牌”企图向社会叙事扩散,跟长城造魏品牌,美国高层造特朗普品牌,都是一样的原理。未来副作用不排除是颠覆性的,这方面话题社会上有很多争议,因为审核,就不过多阐述了。
7,由于出口业务扩展,海外渠道建设投入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可喜的是出口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4.91%,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其中自主品牌出口占比70%,主要依赖“一带一路”市场,在欧美高端市场仍面临大金、松下等品牌压制,且海外渠道建设成本(如数字化门店覆盖率提升)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公司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8. 工业制品与绿色能源:增长停滞,技术变现难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172.46亿元,同比仅+0.8%,远低于盾安环境(格力控股子公司)截止阀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零部件业务增速。该板块涵盖新能源(格力钛)、精密模具等,但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率波动导致短期承压,技术商业化进程慢于预期。格力钛这个出血点如何壮士断腕,就看格力的格局了,如果为了维护个人一贯正确,一直留着宁愿流血不认输,那会拖垮格力的未来。
综上所述,2025年对格力来说,在空调市场上,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两大流量将进入主力对决,以董明珠的性格,这种对决必将刀刀见骨!
那么对于格力电器股民来说,2025,不赔就是赚。
$上证指数(SH000001)$
#【悬赏】2024年报季!穿越周期迷雾,解码投资真章#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技术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 #强势机会# @股吧话题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