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养老金在2019年实现了15连涨,调整水平为去年的5%左右”,然而这背后却存在着隐患。随着养老险单位缴费和社保缴费基数的下调,众多专家预测未来养老金很难维持当前的上涨速度。
来自学术界的数据显示着更加不乐观的前景:据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未来30年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赤字规模将越来越大,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
如果按照60岁退休来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岁,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也就是说,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
老龄化和少子化带来养老金危机
与养老金缺口相对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同时,全国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减少200万,人口出生率创下1978年以来新低。
按照现行制度,当前老年人领取的养老金来自于这一代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未来,作为缴纳养老金的主力,年轻人数量不断减少,必然导致养老金收入不断下滑。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我们还能拿什么养老?
老龄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养老金缺口更是个整个世界的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拥有成熟养老体系的美国,或许能给我们提供经验。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家庭储蓄率却在全球垫底,别谈养老投资了。因此养老目标基金应运而生,这种根据用户退休日期而建立的养老投资工具颇受市场认可。晨星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美国目标日期基金达11160亿美元,已经成为市场规模和占比最大的养老投资种类。
数据来源:ICI,wind
在中国,居民更依赖政府和雇主来养老。在一项关于“谁负责人们退休后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的调研结果显示:仅约74%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应该对退休负责,低于全球平均水平81%。而却有52%的人认为养老是政府的责任,明显高于全球平均的31%。
这意味着,中国人尚未建立起个人养老投资的理念和习惯,家庭理财仍旧停留在满足日常急需的阶段。将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来没有计算他们退休所需的金额。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养老保障是家庭理财的最高目标,需要通过一辈子的养老储蓄与养老投资来形成。
因此,提前打算,趁早投资,为幸福晚年规划的任务迫在眉睫。养老目标基金借鉴海外的成功经验,拥有优质的公募资源,不失为最符合个人养老需求的产品之一。目前,国内的养老目标基金方兴未艾,想要提前规划养老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007231),正在募集中哦~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名称中的“养老”不代表收益保证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承诺,本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本基金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预期风险、收益水平中等的投资品种,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充分考虑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