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极氪007GT正式上市,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新车共有3个版本,分为后驱智驾版、长续航后驱智驾版、四驱智驾版,官方零售价分别为20.29万元、22.29万元和23.29万元,并同步开启全国交付。
极氪007在2023年11月上市,是一台纯电紧凑型行政轿车,当时刚上市时的官方起售价20.99万元。
007 GT比 007 要重 80 公斤,朱凌称这主要是源于车体的变化以及配置的增加。007 GT 悬架上标配CCD电磁减震,支持智慧魔毯功能,同时标配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电动调节、后排座椅加热/电动角度调节等。
一般来说,当车的重量增加,车辆的能耗也会增加。因为车辆的滚动阻力与车重成正比,车重越大,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滚动阻力就越大,行驶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这种阻力,从而导致能耗增加。
举个例子。比亚迪海豹2024 款 550km 精英型,车重相对较轻,其百公里电耗约为 12.7kWh;而 2024 款 650km 四驱性能版精英型,由于增加了电机等四驱系统部件,车重增加,百公里电耗约为 13.4kWh。
极氪 007 GT能耗也要比极氪 007 多 0.5 kWh。“你不能拿卡罗拉与奔驰比能耗和重量,配置不一样,重量没法比;卷能耗一定是将标准拉齐,极氪在技术能耗和效率上一定是追求极致的。”朱凌补充道。
他以极氪7X为例。极氪7X,每100公里要消耗17度电,其他SUV也有每100公里消耗15度电。“家用电6毛钱一度,2度电是1.2元,那用户是否愿意花这1.2元去买额外的安全、操控、驾控和配置呢?标准要拉齐,标准不拉齐就没法比。”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补充道,很多企业为了让车辆的能耗减少,会选择更轻的车身和更小的电池,这样一来不仅成本更低,预售价也比较有竞争力。“但如果两台车的能耗差距只有几个百分点,其中有一台为了保障安全,用材很厚重,配置拉满、架构也投入比较多,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哪台车?”
极氪007 GT的直接竞争对手是蔚来ET5T,二者在定位、空间、续航等方面形成直接竞争:均为纯电动、5门5座旅行车,都提供了75Wh、100kWh两个电池版本。
以007 GT四驱智驾100kWh、蔚来ET5T 2024款100kWh做对比。虽然 ET5T 整备质量比007 GT轻105kg,空间上宽6cm、高5cm,但ET5T的起售价是35.6万元,比007 GT贵超过10万元。
同时,能耗上,ET5T 还要比007 GT多 0.9 kWh;百公里加速,蔚来ET5T是4s,007GT是2.95s。
007上市的同一天,也是极氪成立的四周年。四年前,极氪首次推出极氪001,定位高性能的猎装轿跑。007 GT是极氪在售车型中第二台猎装车。
“不造无聊的车”是极氪成立以来做产品的口号。在007 GT之前,极氪每一台车从最便宜的极氪7X,到最昂贵的极氪009,每一台车都有自己主攻的细分小众市场。
而007 GT是第一款选择和此前车型主攻同一个细分市场的车型。
007 GT发布后,因为和001同为猎装车,外界有观点认为007 GT会抢001的市场。
朱凌分享了当时开发007 GT 的思路。
极氪001是四年前极氪刚成立时发布的第一款车,因为极氪001既有轿车的性能和外观、同时也有SUV的空间,虽然主攻小众的猎装市场,但可以做到月销过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极氪的销量担当。
极氪001过去几年的畅销,证明猎装市场可以做大。但是极氪001现在的售价区间依然是25.90-32.90万元,定位依然偏高端。
007 GT的产品开发团队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能将轿车的优势、SUV的优势、跑车的优势、旅行车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做出一款既拥有轿车的操控与舒适,SUV的通过性和安全,跑车的性能,还有旅行车大空间,实现“一车顶四车”呢?
“就像奔驰、宝马有5、6、E,也有3、4、C。极氪001就是5、6、E,面向25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极氪007GT面向20-25万元的市场区间,承接3、4、C的定位。”朱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产品的开发要精准地把握好用户需求,给用户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体验以及应用场景,不能受制于传统产品思维。”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补充道。
在007GT上市后,我们及其他媒体同极氪科技集团CEO 安聪慧、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朱凌、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金文等高管做了一次访谈,访谈内容如下(经筛选、整理、编辑):
提问:007GT比007要重80公斤,多出来的重量重在什么地方?很多新势力都在重点优化能耗,但能耗并不是浩瀚架构的核心优势,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
朱凌:GT与007重量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于车体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好多配置比基础版的增加了,包括标配的CCD、座椅功能。个人觉得,你不能拿卡罗拉与奔驰比能耗和重量,配置不一样,重量没法比;卷能耗一定是将标准拉齐,极氪在技术能耗和效率上一定是追求极致的。
我跟用户算过一笔账,拿极氪7X去比,100公里17度电,其他SUV做得好一点是100公里15度电,100公里差2度电,家用电6毛钱一度,两度是1.2元,是否愿意用这1.2元去买额外的安全、操控、驾控和配置,他算完这个账之后会觉得是非常值的,所以标准要拉齐,标准不拉齐就没法比。
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不费电吗?我有很多种方法去降能耗,将轮胎变窄,去掉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碰撞工况减少,我将操控极限和刹车盘热容性距离稍微放一放,但极氪是豪华车,豪华车有豪华车的设计标准。
林金文:有的企业很看重能耗,采用较轻的车身和小电池,成本更低,预售价比较有竞争力。如果用材很厚重,配置、安全、架构等投入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两台车的差距只有几个百分点,但背后成本结构不一样,这就是取舍。
提问:猎装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在极氪001之后极氪为会推出极氪007GT?两款车是否会造成内部产品竞争?这个时间点上推出007GT的目的是什么?
朱凌:极氪001之前,猎装是小众市场,但001的销量证明猎装市场可以做大。以前传统猎装车功能单一,但极氪是做了一款全能的猎装车,不仅将价格从100万打到30万,而且用户体验更好,车开起来很好,空间很大,越野性和造型都好。市场表现来说,25万以上纯电市场,极氪001卖得比任何品类都要好,包括轿车与SUV。
四年之后,极氪007GT与极氪001组成猎装家族,就像奔驰、宝马有5、6、E,也有3、4、C。极氪001本身的定位豪华猎装轿跑,极氪007GT更年轻科技,承接3、4、C的定位。
安聪慧:产品的开发要精准地把握好用户需求,给用户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体验以及应用场景,不能受制于传统产品思维,这是极氪001的开发思维,007GT也是同样的策略。极氪001和007GT组成猎装家族,007GT面向20万到25万市场区间,极氪001主攻25万以上高端市场。
提问:极氪为什么会做猎装车?猎装车长得差不多,极氪做对了什么才让猎装车在中国发扬光大?猎装车与旅行车的区别在哪?
安聪慧:极氪001叫猎装,并不是我们起的名字。作为一家新的品牌,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如何实现品牌向上,如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第一款车型,我们思考应该做什么。做SUV或者轿车,一般不会犯错,尤其是先做SUV的企业比较多,因为同样成本下SUV定价会高一点。我们觉得为什么不能将轿车的优势、SUV的优势、跑车的优势、旅行车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呢?我们可以开发这样一款产品,拥有轿车的操控与舒适,SUV的通过性和安全,跑车的性能,还有旅行车大空间,实现“一车顶四车”。
极氪001就是按照这个产品标准来开发的,产品开发过程当中全部叫代号。我们一直在思考叫什么名字,是叫三厢车还是叫SUV。车图发布以后,我们与用户交流,网友们热闹起来了,这不就是欧洲的猎装车吗?对一辆车来说,猎装车是非常高的评价。因为猎装车发明于欧洲,最初是欧洲贵族们使用的。这就是极氪001叫猎装车的来源。
围绕这件事,我们还专门到欧洲对很多猎装车进行研究,在原来的猎装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001实际上是一台全能车。做全能车的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极氪因为有有吉利30年的造车基础与沃尔沃的安全加持,001上市后,高峰期月销都是万台以上。
从这可以看出,企业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传统的规划思维方式,而是可以进行创新的,根本是要把握好用户需求。有些需求用户想到了,我需要什么样的车,有些需求是用户知道,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既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要努力做到创造需求。
朱凌:四年后回头再看,极氪001做猎装车是非常合适的。轿车在空间上会受影响,尤其是纯电轿车还有电池问题,二排和后备厢空间会受影响。SUV因为重心高,操控性感觉差一点,如果将SUV做得更大更威猛,纯电风阻也是问题。猎装车就可以兼顾这些问题。
提问:007和7X基于先进架构打造,智驾能力强且价格有优势,应该卖得更好,目前问题是高端产品认可度高,主力车型在更广泛的大众市场突破较难。极氪对此有何思考?又该如何突破?
林金文:我们内部有清晰路径,豪华车有好的价格和好的毛利率,比如009的价格相对稳定。但在20万-30万,尤其20万到25万价格区间今年竞争非常激烈,但极氪不打价格战,这是一条不归路。
我们高端产品产品布局上,在做大销量规模。比如,009上个月在中国地区的交易量接近3700台,海外有几百台的交易量,总计4000多+台的交易量。
在服务方面,一方面,我们品牌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服务渠道的硬件、服务标准以及建设服务体系,跟友商们相比,虽然在早年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在不停地追赶。只要极氪产品力持续在线,随着品牌建设的时间越长,再加上豪华车型,我相信这一定会产生销量增长的“化学反应”。
另一方面,从硬件的建设、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始,我们持续思考怎么去服务好用户、参与竞争,探索一条适合极氪的路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适合极氪的。
提问:极氪在用户增长中心和全国12个站区之间新设了南北两大战区。一季度没有新产品推出,但增长幅度很高,年度完成率却不是那么理想,对这次战区架构调整的一季度成效评估如何?后续是否有进一步优化营销团队的计划?
安聪慧:领克与极氪品牌合并极氪科技集团,做了很多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对于极氪品牌来说也做了相应的内部调整,这是我们应对未来市场竞争的有效战略。
一季度的销量离目标差距不大,半年没有推出新品,也没有降价,再加上组织架构的调整与合并等,所以一季度在全年的目标设定中本来就不高。
总之,一季度表现在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内。组织架构调整的完成,以及我们未来新产品,混合动力、超级电混等新技术的推出,还有极氪渠道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渠道的快速下沉,这些方面都在快速推进中。
极氪分南北战群,有12个战区,从组织内部来说这会促使工作开展更加高效。
林金文:组织架构调整是系统性的,通过调整将更多职能放入到战群,比如用户运营以及市场职能,让战群变成更加综合性经营的团队,这是为了更完善的组织而进行的调整。
提问:面对当前市场竞争态势,请问二季度起极氪将通过哪些具体策略来确保年度销量目标的达成?
林金文:会以下几个方面优化:
渠道方面:加速推进销售终端建设,重点提升大型交易门店占比。目前极氪家数量为150家,将持续加大推进在终端的大型门店以及下沉市场。
品牌方面:我们将持续强化高端产品矩阵,通过009光辉等旗舰车型提升品牌高度。聚焦20-30万元主流价格带,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特别注重高净值用户群体的服务体验,建立专属服务通道。
产品方面:接下来进入产品相对密集的投放期,今天是007GT,三季度末是9X,四季度还有另外一台大尺寸SUV。
全球方面:目前已在海外50多个国家布局,开设70余家海外门店。我们将充分发挥吉利控股集团的全球化资源优势,今年目标实现海外销量占比10%。接下来有超级电混上重点发力。
提问:极氪品牌整体定位向上,今后发布的车型可能呈现越来越贵的趋势,极氪今年对于销量预期会不会相应调整?
林金文:纵观目前市场,传统豪华油车(50万以上)市场规模大,大量传统品牌正纷纷转移到新能源领域,现在能够在市场立足的豪华品牌,销量都不错。因为50万级及以上的品牌屈指可数,向上走,是打开更大豪华市场空间的机会,豪华品牌更需要产品技术底蕴和长期耐力积累。
从市场逻辑看,国内40万以上车型保有量接近2000万台,精英人群换车周期短,可替换的新能源选项太少,这导致高端市场反而没有中低端市场那么内卷。
此外,向上走也要看产品的形态,如果纯粹依靠纯电产品,这并不明智。豪华车型体型越大,能耗和产品设计受到了掣肘。下周,极氪即将发布搭载超级电混的极氪9X。
提问:如何评价极氪过去四年的发展,您会给出多少分?极氪已布局猎装/MPV等多品类,极氪如何定义自身的产品矩阵逻辑?未来规划是什么?
安聪慧:汽车进入新能源时代,产品快速迭代是必须的,但必须掌握好“度”。极氪产品迭代速度比较快,依托于我们深耕的浩瀚架构。这一架构的前期投入为后续车型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使我们在缩短产品周期的同时,依然能确保技术领先性和品质可靠性。
关于产品逻辑。豪华品牌就应该在各个细分市场有产品。对于未来的规划,极氪007GT后,极氪品牌下一步会是两款超级电混产品。
提问:极氪四周年即将迎来50万用户,您希望向消费者传递极氪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林金文:我们希望消费者认同极氪是一家全球化的新能源豪华品牌。 以前我们是做产品多,极氪001被大家记住了,但极氪没有被记住。极氪001标签很清楚,但极氪标签没有很清楚。这是因为极氪001经营的时间比较久,后面兄弟车型开始密集推出,但品牌没有跟上产品的发布节奏。无论从极氪战略角度来看,还是从控股集团品牌排布来看,极氪一定是向上走的。今年第一季度确实有点艰难,但我们会挺过去,持续向上。我们现在拥有整个大型供应链的采购能力,要去市场上卷,成本控制能力必须强,极氪有这样的能力,同时战略上也非常清楚,要持续向上走。
提问:这两天中欧谈判出现了新进展,要用最低的价格机制替代原先的关税方案,对于极氪来说,欧洲市的布局或在其他国家的布局会不会有相应的调整或改变?
安聪慧:关于中欧经贸谈判的最新进展,我们注意到相关媒体报道,但具体实施细则和最终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样,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具有不确定性。基于此,我们始终保持审慎态度,制定了多套应对预案。
提问:在全球形势快速变化下,包括极氪在内的中国车企怎样去把握这些新变化和新机遇?
安聪慧:虽然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重要机遇。极氪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品牌,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吉利控股旗下拥有多个国际品牌,在欧美市场已建立完善的业务网络。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经贸形势变化,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灵活调整战术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