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XPEV.US)第一目标价68.8美元研究报告:AI生态落地+全球化提速,估值逻辑重构驱动市值跃升
核心结论
基于小鹏汽车“智能汽车主业+AI技术外溢+新兴业务落地”的三重增长引擎,叠加美股市场对科技生态型企业的估值溢价,我们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测算,给予公司第一目标价68.8美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核心驱动逻辑包括:2028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汽车主业实现规模盈利;图灵芯片外供大众进入量产周期,软件订阅收入占比升至20%;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进入商业化兑现期,估值逻辑从“新能源车企”全面切换为“智能出行科技平台”。
一、估值测算:分部加总法下的价值重估(美元计价)
(一)估值模型与核心假设
美股市场更注重科技企业的生态协同与长期增长潜力,传统车企1.5-2.0倍PS估值已无法覆盖小鹏的技术壁垒与业务延展性。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拆分四大核心业务,叠加AI生态协同溢价,具体测算如下:
业务板块 2028年预测收入(亿美元) 估值倍数 板块估值(亿美元) 核心假设
智能汽车主业(含海外) 270 3.5倍PS 945 全球销量100万辆,ASP 2.7万美元,海外占比30%,汽车毛利率22%
图灵芯片及软件服务 36 18倍PS 648 外供大众等客户,芯片出货量400万颗,软件订阅收入占比20%
新兴业务(飞行汽车+机器人) 45 28倍PS 1260 飞行汽车销量1.2万台(ASP 25万美元),机器人销量1.5万台(ASP 10万美元)
Robotaxi运营服务 24 22倍PS 528 覆盖15城,运营车辆3万台,单台车年营收8万美元
AI生态协同溢价 - - 189 技术复用、数据协同带来的估值加成(总估值5%)
总估值 - - 3570 -
目标价(美元) - - 68.8 总股本51.9亿股(含ADR换算,换股比率2.00),扣除净负债后测算
(二)估值倍数合理性说明
• 汽车主业:参考特斯拉当前8.5倍PS估值(美股科技车企均值),小鹏海外扩张提速+智驾付费率提升(2028年预计达35%),给予3.5倍PS(高于行业均值,反映规模盈利预期);
• 图灵芯片及软件:对标美股半导体及智能驾驶软件公司20-25倍PS区间,结合大众定点带来的收入确定性,给予18倍PS;
• 新兴业务:飞行汽车赛道美股独角兽平均估值30倍PS,人形机器人参考Figure AI估值水平,叠加小鹏技术复用优势(研发成本降低30%),给予28倍PS;
• Robotaxi:参考美股自动驾驶运营企业平均25倍PS,考虑小鹏与高德生态协同,给予22倍PS。
二、核心支撑逻辑:三重引擎驱动增长与估值双跃升
(一)汽车主业:量利齐升+全球化破局
1. 销量增长确定性强:2025Q2交付10.3万辆(同比+241.6%),Q3指引11.3-11.8万辆(同比+142.8%-153.6%),ASP环比稳定在1.73-1.78万美元。2025年冲击40万辆交付目标,2026年Mona系列全球化车型放量,欧洲市场贡献核心增量(当前境外46国交付超2.47万辆),2028年全球销量剑指100万辆,海外占比提升至30%。
2.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Q2汽车毛利率14.3%,Q3预计微增至14.5%,规模效应抵消产品结构影响,2025Q4有望实现单季盈亏平衡,2028年Non-GAAP净利润率预计达8%-10%,现金储备475.7亿元提供充足安全垫。
(二)AI技术壁垒:全栈自研+外供变现
1. 智驾技术代际领先:第二代VLA大模型无需语言转译,直接将视觉信号转为运动指令,推理效率显著提升;图灵芯片单颗算力超700TOPS,支持本地运行30B参数大模型,已搭载于新P7、G7 Ultra版,2026年L4车型算力达3000TOPS。
2. 技术外供打开增量:图灵芯片已获大众汽车定点,2026年起量产供货,成为第三大经常性收入流;第二代VLA模型与大众深度合作,技术输出模式验证成功,有望复制至更多国际车企。
(三)新兴业务:商业化落地进入倒计时
1. 飞行汽车先发优势:“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全球订单突破7000台,中东地区签订600台订购协议,2026年量产交付(年产能5000辆),2028年销量预计达1.2万台,成为低空经济核心玩家。
2. 人形机器人量产临近:IRON机器人2026年底规模化量产,搭载3颗图灵芯片(算力2250TOPS),已与宝钢达成工业巡检合作,优先切入商业场景,2028年预计贡献15亿美元收入。
3. Robotaxi生态协同:2027年量产3款L4级车型,接入高德地图出行生态,采用六重双冗余设计,覆盖15城运营,单台车年营收可达8万美元,商业化效率行业领先。
(四)美股市场适配:政策与估值环境共振
• 政策端:美国IRA法案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小鹏海外工厂(欧洲+东南亚)生产的车型有望享受补贴,降低市场准入成本;
• 估值端:美股科技股对AI生态型企业给予显著溢价,小鹏从“单一车企”向“智能出行平台”转型,契合美股投资者对长期增长故事的偏好,估值溢价空间高于港股。
三、风险提示
1. 全球化不及预期:美国市场准入受地缘政治、法规标准限制,欧洲市场竞争加剧(面临特斯拉、大众本土车型冲击);
2. 新兴业务量产延迟:飞行汽车、机器人供应链稳定性不足(精密传感器依赖进口),量产成本超预期;
3. 盈利能力兑现受阻:ASP提升乏力,软件订阅付费率未达预期,2025Q4盈亏平衡目标落空;
4. 估值波动风险:美联储利率政策调整导致美股科技股估值收缩,生态溢价逻辑不被市场认可。
四、投资建议
小鹏汽车(XPEV.US)已构建“汽车+AI+新兴业务”的三维增长曲线,汽车主业提供现金流支撑,AI技术外供与新兴业务打开估值天花板。当前股价(约45美元,2025年11月中旬)对应2026年1.8倍PS,显著低于美股科技属性车企均值,估值重构潜力巨大。给予第一目标价68.8美元,对应2028年总估值3570亿美元,建议把握产品周期、技术外供及新兴业务落地三大催化节点,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