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W(HK|09868)$ 何小鹏:“Iron融合了VLT(视觉-语言-任务)、VLA(视觉-语言-动作)和VLM(视觉-语言-模型)使机器人能够实现对环境的实时感知、理解与反馈。仿人嵴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特斯拉(NASDAQ|TSLA)$ 马斯克:“机器人Optimus它将拥有几乎与人类相同的手部灵巧度,并且可以实现量产。”

瑞典的手部专家Gustav Andersson:
蜥蜴的爪子适合抓树枝,猿猴的拇指太短,只有章鱼的触手能灵活抓东西,但它没有骨头,机器人没法模仿。” 人类手的独特之处,在于 “兼顾力量和精细动作”—— 你能挥棒球棍,也能穿针引线,这在动物界几乎找不到第二个。
人类手掌进化存在巨大优势:80% 肌肉在前臂,借肌腱操控手指,有 27-28 个自由度;小指助握稳重物、指甲支撑指尖实现捏取,是 “进化天花板”,动物界难有类似全能结构。
手掌的力量来自手心?那不是的,其实 80% 的肌肉都藏在前臂里。
我们的手更像个 “提线木偶”,前臂肌肉通过肌腱拉动手指,就像无数根精准的绳子操控木偶关节。
更惊人的是手掌的 “自由度”—— 专业说法是 27 到 28 个活动维度。简单说,你能弹钢琴、拧瓶盖、穿针引线,甚至拆汽车零件,全靠这些维度的配合。

你用 tripod grip(三脚架抓握)拿笔时,拇指、食指、中指的配合精度,相当于机器人要在 0.1 毫米内调整 3 个关节的力度。
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而且人类手掌藏着很多 “反直觉设计”:比如小指其实比食指更重要。
如果必须失去一根手指,我会选食指?小指能帮你握稳重物,减少其他手指的受力。你试试握个水杯,蜷起小指,马上会觉得杯子要滑。” 就连指甲都不是 “装饰”—— 没有指甲支撑,指尖的软肉会晃动,你连硬币都捏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