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微博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12 23:51:50 股吧网页版
“AI信息污染”成疾?多家平台开始应对 未标出AI内容最严可被封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哪吒2》员工愿意996是因为公司在成都分房、梁文锋在知乎上首次回应DeepSeek走红、80后死亡率突破5.2%……类似的信息正在占领互联网。它们看起来有精确的细节,但没有信息来源,仔细搜索后还有明显事实错误。不少此类内容,被指出由AI生成。

  针对未标识的“AI谣言”,3月11日微博宣布启动治理。微博社区治理官方账号发文称,治理的重点领域是社会民生、突发事件、科普医疗和个人权益,会对不同情况予以处置。

  具体而言,如果账号的单条内容由 AI 生成且未主动标识,微博称会主动打标,提示“疑似由 AI 生成”;如果账号有多条AI内容都未标识,会限制流量分发;如果这些内容造成了恶劣影响,则可以禁言乃至封号。

  21记者在3月12日核查,目前要加上AI标识,微博用户需点击内容发布页右下角的“公开”权限,增加“内容声明”,选择“内容由AI生成”。发布后,该微博的时间栏会新增“AI生成”状态框。

  AI谣言泛滥的问题不止微博一家碰到。今日头条在近期的治理开放日透露了一组数据:去年打压了超过93万条低质AI内容,处罚了近3万个利用AI批量发布虚假、低质内容或恶意洗稿、抄袭的账号。

  “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AI技术对内容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创作者来说,AI可以丰富内容多样性,我们也在工作、生活等各种场合开始尝试用AI工具减负增效;但很多用户对新技术掌握不够充分,产出的内容也给站内生态带来了问题,包括滥用AI生产的劣质空洞内容、利用AI洗稿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等。这些问题既损害了用户体验,又挤压了优秀原创作者的流量,严重损害了创作的公平性。” 该平台一位负责人称,过去一年里,AI内容给平台带来了很大挑战。

  该负责人指出,低质AI内容的典型特征是内容空洞、前后矛盾。与微博的举措类似,今日头条在收严对低质AI内容的审核力度,另外监测AI内容的整体流量占比,“评估出一个相对健康的水位,确保原创作者的空间,同时接纳合理的AI内容的存在。”

  但前述负责人也在会上坦言,过去的治理重点是“用户能明显感知到的低质AI内容”,现在批量生产、难辨真假的AI内容成为新的挑战。

  近一年里,已经有不少“AI内容农场”产业链曝光。2024年4月,陕西西安警方公布了一起AI造谣案件:涉案人员通过“翠绿笔墨”AI写作软件,将热门社会新闻重新拼凑、替换同义词,并批量生成内容,日均产量高达19万篇,流向6000多个自媒体账号,以获取平台流量分成。

  2024年1月,南昌一家MCN机构因编造“西安爆炸”事件遭到警方调查。警方评估显示,负责人一共经营了5家MCN机构,运营账号842个,一天能AI生成4000-7000篇文章,全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经初步的估算,每天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

  科技自媒体博主阮一峰曾核算使用某国产大模型API批量生成文章的成本,一篇AI文章的成本是人民币0.00138元,也就是一分钱可以生成七篇文章。AI的成本之低、生产能力之强,再绑定流量变现的吸引力,可以通过“量大管饱”的方式迅速冲击互联网内容生态。

  为AI内容加标识,是目前解决“深度伪造”“信息污染”等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国内监管机构着力推进的方向。2023年8月开始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AI服务提供者对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2024年9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要求,不仅是AI提供者,社交传播平台也需要添加明显的AI标识,区别AI内容和真实内容。

  除了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哔哩哔哩六家国内日活量最大的社交平台,都已要求用户在上传内容时声明是否由AI生成。但21记者在年初时测试发现,平台里许多明显的AI内容并没有相应标识,实际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微博此次指出,现在的治理难点是技术手段有限、法律滞后、公众认知分歧。接下来,计划结合AI检测、人工审核与用户举报机制,加强对未标识AI内容的主动识别。

  今年2月,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通知,指出今年的重点会是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