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6 20:18:20 股吧网页版
创始人回归首年:业绩亏了2亿美元,安德玛持续转型“自救”
来源:新京报

K图 UA_0

K图 UAA_0

  鉴于关税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安德玛仅对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做了展望。

  安德玛的重组计划还需继续发力。

  美国运动品牌安德玛(Under Armour)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2025财年,安德玛营收52亿美元,同比下降9%;净亏损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6.7%。业绩表现虽超出预期,但仍不理想。

  截至2025财年财报发布,安德玛创始人凯文·普兰克回归重新出任品牌首席执行官已满一年。他在财报中表示,第四季度的业绩助力公司实现优于去年预期的2025财年业绩,也证明公司在品牌转型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公司将继续重塑品牌价值并为业务的可持续盈利增长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关税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安德玛仅对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做了展望。预计第一季度营收将同比下降4%至5%,但毛利率仍将持续优化,较上年同期提升0.4至0.6个百分点。

  整体毛利率有所优化,北美市场表现持续疲软

  凯文·普兰克口中对安德玛2025财年有助力的第四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1%至12亿美元,但毛利率同比增长170个基点至46.7%,毛利达到了5.51亿美元。另外,库存下降1%至9.46亿美元。

  安德玛表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包括产品和运输成本的下降、直销渠道折扣的减少,以及产品结构和汇率的正面影响。

  从全财年的业绩来看,安德玛2025财年营收同比下降9%至52亿美元。分渠道来看,安德玛的批发渠道营收同比下降8%至30亿美元,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渠道的营收同比下降11%至21亿美元。分品类来看,服装营收同比下降9%至35亿美元,鞋类收入同比下降13%至12亿美元,配饰收入同比增长1%至4.11亿美元。

  2025财年,北美市场依然是安德玛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表现持续疲软,相较于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下降8%的表现,第四季度营收降幅扩大至11%,营收约为31亿美元。

  国际市场方面,安德玛2025财年营收同比下降6%至21亿美元,其中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收入持平、拉丁美洲营收下降6%、亚太地区营收下降13%。

  安德玛曾多次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贡献了其在亚太地区约一半的营收,且这一比例将随着业务的增长持续提升。据报道,安德玛产品优化策略初见成效,前不久推出的UA ECHO休闲运动鞋在中国市场反响热烈。

  另外,受益于运费和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直接面向消费者折扣的减少,安德玛2025财年的毛利率同比实现180个基点的提升,达到47.9%,为近两年内安德玛全财年最高的毛利率。

  重组计划推进中,业绩起色不大

  虽然财报释放部分积极信号,但这家成立快三十年的运动品牌业绩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成立于1996年的安德玛,一度发展为仅次于耐克的第二大运动品牌。随着2015年主打产品未达到预期导致业绩下滑后,安德玛在接下来的几年都未缓过来劲儿,甚至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

  2019年,因股价下跌和外部调查等原因,安德玛管理层出现变动,创始人凯文·普兰克卸任CEO,也是在这一年聚焦中国市场的安德玛鞋类业务有所回升。但逐渐好转的局势在2020年遭遇了疫情重创,虽然在2021年实现了营收27%的增长以及市值的翻番,但与比其晚两年才成立的lululemon42.14%的营收增幅相比,安德玛的恢复速度还是慢了些。

  到2024财年,安德玛的营收、净利润继续下滑,其中净利润减少至2.32亿美元,退回到2015年的业绩规模。业绩下滑,曾经风光无限的安德玛已不再能够与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比肩。

  “掉队”危机下的安德玛在去年4月份迎来创始人的回归,重新出任CEO的凯文·普兰克于同年次月宣布了改善公司财务和运营效率的重组计划,计划为期18个月,预计2025财年税前重组及相关费用总额约为7000万至900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重组计划进度条已过三分之二,安德玛的业绩虽有改善但起色并不大。且在去年9月宣布关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亚托的分销设施后,安德玛曾透露重组计划费用已超过1亿美元。

  安德玛的重组计划除裁员外,还包括在销售端取消折扣策略。受益于重组计划,安德玛2025财年的年度及季度毛利率都有所改善。安德玛发布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展望中,虽然预计营收依然有所下滑,但是毛利率将持续优化,较上年同期提升0.4至0.6个百分点。

  凯文·普兰克表示,“我们将凭借更强的执行力、更高的协同性和更集中的战略重点,推动向品类主导运营模式的转型,在持续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韧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