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9 10:34:10 股吧网页版
巨头恐集体“失血” 特朗普重创美国半导体
来源:财联社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中,作为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的半导体产业,如今首当其冲成了受害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承压,巨头如英伟达、英特尔也难以幸免,所谓“制造业回流”,眼下更像是代价高昂的政策试验——一场关于“美国造芯梦”的现实考验正在展开。

  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泛林(Lam Research)和科磊(KLA)是美国三大半导体设备商。业内消息人士称,从上周半导体行业高管、SEMI与华盛顿官员议员们讨论的估算结果来看,特朗普的新关税措施下,这三家设备商一年就要损失3.5亿美元,合计损失超10亿美元。而Onto Innovation等规模小一些的设备公司也可能面临数千万美元的额外支出。

  这些额外成本来自哪里?第一自然是因为销售受阻导致的收入损失,第二是为了给设备精细零部件寻求替换供应商的成本,第三则是关税合规成本。

  除了设备环节,美国芯片设计公司们同样损失惨重,首先就是英伟达。

  英伟达当地时间15日发布8-K文件称,公司日前收到美国政府通知,H20芯片和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连带宽等的芯片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需要获得许可证。英伟达预计,第一季度业绩中,与H20产品相关的库存、采购承诺及相关准备金费用高达约55亿美元。

  这还仅仅是H20部分的相关费用,英伟达的供应链中,涵盖众多非美国供应商,例如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存储芯片公司SK海力士,还有设备供应商ASML。

  其中,台积电此前已在美国设厂,日前有消息称,受特朗普关税影响,英伟达、苹果、AMD等为规避后续关税,纷纷加大在台积电美国晶圆厂的投片量,但台积电产能有限,或将涨价30%。

  ASML首席财务官戴厚杰这几天也谈到,特朗普关税的潜在影响大致可以分为:对运往美国的整机系统征收关税;对在美国现场作业时使用的零部件和工具征收关税;在美国有生产制造环节,进口到美国并在美国进行下一步制造的材料也会被征收关税;其他国家对从美国发运的商品征收关税(如适用)。

  英伟达的先进AI芯片,既需要仰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又离不开ASML的极紫外光刻设备,假若公司找不到其他美国国内替代供应商,那么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英伟达只剩下一条路:为这些芯片和技术支付更高成本。

  英特尔也面临着类似境遇。之前英特尔可以说背负着“半导体美国造”的“美国梦”,但随着特朗普上台芯片法案生变、英特尔自家高层变动,其半导体产能前景开始变得模糊。

  除了美国本土产能之外,英特尔还在中国、爱尔兰、越南、马来西亚等全球多地设有生产基地;且公司还将部分先进制程芯片生产外包给台积电等公司,上文提到的SK海力士、ASML同样也是英特尔的供应商。在此基础上,英特尔也难免会受到特朗普关税冲击。

  孤岛之上,美国真的能造芯片吗?

  集成电路产业发源于美国硅谷,但美国自2017年以来便再也没有生产过最先进的芯片,如今那些最精密最有价值的芯片,基本都来源于亚洲。

  数十年来,由芯片衍生开来的产业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深度整合的生态系统。例如,一部iPhone所搭载的芯片,在美国设计,在中国或日韩生产制造,运往越南包装后,在中国进行组装测试成为整机,最后将成品运往美国。

  直到特朗普主动将关税作为武器,立志要推动半导体“美国本土造”。不久前特朗普亲口承认,台积电因为关税所以到美国投资,如果魏哲家(公司董事长)不去,台积电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会付出非常高昂的关税。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说的,“美国以‘对等’为名行霸权之实,牺牲各国正当利益服务一己之私,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

  但半导体供应链不是说移就能移的。“(芯片制造厂)不是一个盒子制造厂(那么简单),”市调机构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马克·爱因斯坦并不看好特朗普这么做,“芯片制造厂是高度高科技且无尘的环境,建造这样的工厂需要多年时间。”

  更何况台积电的美国亚利桑那厂之前已经因为本土工程师和熟练工人短缺,导致量产推迟;英特尔俄亥俄州晶圆厂也因成本超支延期投产……特朗普鼓吹的“关税政策将解放美国经济、为美国带来就业机会”,真的能成真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