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出行方式的彻底重构。” “但法规不会为一家公司让路。”
Cybercab亚太首秀在即,无方向盘时代要来了?
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Cybercab)将于2025年11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上完成亚太首秀。该车型于2024年10月由特斯拉正式发布,是首款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量产车,无方向盘和踏板,搭载AI5芯片,采用无线感应充电技术,并配备机械臂自动清洁功能。特斯拉官方表示,Cybercab预计于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运营成本目标为每英里20美分(约0.9元/公里),美国市场含税成本为30-40美分/英里(1.3-1.8元/公里)。此次进博会上,Cybercab将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同步亮相,展示其对未来出行和生活场景的整合规划。特斯拉同时宣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并计划在2026年底启动生产线,最高年产能达100万台。
技术验证与市场影响
Cybercab的无方向盘设计和无线充电技术若实现量产落地,将直接推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利好AI芯片、感应充电设备等相关供应链。若其运营成本降至0.9元/公里,将显著低于当前网约车/出租车2-3元/公里的成本水平,可能颠覆传统出行市场。此外,人形机器人100万台的年产能目标有望带动自动化设备及核心零部件需求增长,但实际进展需观察2026年量产交付情况。短期关注进博会展示后资本市场对特斯拉技术路线的反馈,中长期则需追踪量产进度与成本控制能力。
资本市场反应与产业链联动
特斯拉Robotaxi此前首秀曾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单日股价飙升8.23%,市值增加6128亿元人民币,表明重大技术展示对股价具有显著拉动作用。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中国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此次Cybercab亚太首秀可能进一步强化市场对商业化落地的乐观预期。其低于21万元的成本优势及HW5.0硬件支持下的无方向盘设计,增强了投资者对特斯拉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与此同时,联创电子、中海达等供应链企业因技术合作预期被资本关注,相关自动驾驶产业链股票或迎来上涨机会。
监管风险与行业挑战
当前法规普遍要求自动驾驶车辆配备方向盘和踏板,这意味着特斯拉可能被迫调整Cybercab的设计以符合监管要求,从而增加量产难度。若政策趋严导致商业化进程延迟,或将削弱市场乐观情绪,特斯拉董事会已提及潜在的设计妥协风险。尽管特斯拉推进迅猛,但Waymo等竞争对手已实现7年稳定运营,形成先发优势,可能分流市场对其技术领先性的认可。此外,Robotaxi试运行中暴露的越线逆行等问题也表明技术可靠性仍需完善,影响投资者对短期盈利前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