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4 07:05:11 股吧网页版
上海车展40年:当年看展不仅要用望远镜 还带着游标卡尺
来源:上观新闻

  一

  1985年7月3日,上海展览中心人头攒动。

  这是第一届上海车展开幕的第一天,有2万多人来到了现场,早上7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龙。

  100多辆汽车,露天停放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泉周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刚刚成立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首款车型——桑塔纳。

  当然,其他车的周围也都被人围得水泄不通。有外媒记者写道:“一位穿中山装的老人盯着丰田皇冠的镀铬轮毂看了半小时,他可能一辈子买不起这辆车,但中国有十亿双这样的眼睛。”

  那么,为什么上海要办这样一场展会?

  这要说回在第一届上海车展举办前,当时中国汽车业开始探索“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85年3月21日正式成立。

  但在那个时候,中国主要造车经验都来自于客车和商用车,“小轿车”是非常少见的东西,因此产业水平与国外差距巨大,“连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

  上海想要造好车,当务之急就是先了解和学习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及信息。当时出国考察不是那么方便,很多人只能通过进口的书报杂志获取信息。

  办车展,可以解决国内汽车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事实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当时,车展不仅展览汽车,还组织了很多场技术交流会和业务研讨会。在国外工程师讲解发动机技术时,台下听众如饥似渴,埋头笔记,后排甚至有人看不清黑板,站在椅子上用起了望远镜。据说,很多人去外商下榻的锦江饭店复印资料,当时锦江饭店的复印机因超负荷工作直接烧坏,不少人等不及,直接连夜手抄资料。在展览现场,还有很多技术人员拿游标卡尺对着汽车零部件一点一点测量数据。

  而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商,也抱着巨大的好奇心,来探路中国市场。意大利菲亚特的事迹总被人们提起——他们开着熊猫(PANDA)轿车以及依维柯卡车,从意大利出发,一路开到中国,路途2万公里,历时2个月,只为参加上海车展。

  1985年7月4日的《解放日报》写道,“这次展出为中外技术合作、引进技术,疏通了渠道”。

  回过头来看,那辆被围观的桑塔纳,拿着游标卡尺的技术员,在会上抄写笔记的工程师,与国外厂商签订合同的官员,其实共同向世界汽车行业发出了一个信号——上海来了。

  二

  这只是故事的开头。

  到今天,上海车展一办就是40年。40年的时间长河里,上海车展留给人们的回忆有很多。

  2004年,上海车展通过了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被UFI认可的车展。UFI是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经其认证的展会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随后的2005年上海车展上,高品质果然如期而至——宝马第一次携旗下三大品牌:宝马、迷你、劳斯莱斯集体亮相,凯迪拉克也将参展规模提升到历年来最高标准,未曾在展台上露面过的保时捷也终于出现。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汽车行业,但得益于政策扶持,中国车市不仅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回落,甚至在2009年超越美国,首次登顶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之后,中国连续16年位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

  这一年的上海车展可谓盛况空前,展览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较上届增长20%,参展行业企业超过1500家,展示车辆918辆,规模已经超过当年年初举办的底特律车展等国际大展。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上海车展逐渐被国际车企们定位为A级车展。明眼人都看得出,除了上海车展的软硬件档次外,中国汽车市场和产业地位的提升,才是国际车企考量的另一个重点。

  2015年,上海车展获得了更大的舞台。车展举办地迁移到了大虹桥新落成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和会展综合体,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和更多的观众。

  有观众回忆,那一年,首次参加的特斯拉展台前人山人海。但不知不觉的,国产品牌的展台前也开始热闹起来了。或许,国产电车的种子,在那时已经开始发芽。

  之后的历届车展,无论是展出规模还是观众,都屡创新高,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几乎所有的国际顶级车展。到今年的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已经有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规模和面积再创新高。

  伴随着上海车展40年的超越,中国汽车产量也完成了另一个超越——从1985年的40万辆左右(以商用车为主),一路上涨至2024年的超3100万辆。作为汽车工业重镇,上海在其中功不可没。

  中国汽车产业,也开始弯道超车——曾几何时,汽车产业必须围绕发动机这一核心科技,按照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混合动力慢慢发展。而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强势入局,让中国终于完成了逆袭。当年研究桑塔纳每一个零件的上汽,已经开始向奥迪和大众技术输出。

  中国汽车人,更经历了思想上的巨变——从合资的仰视佩服,到技术的久攻不下,再到电车定义未来,他们的自信一步一步走了出来。

  三

  每年,上海车展都有些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汽车仍然是上海的支柱产业。

  2018年,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该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首个工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工厂之一。2024年,这座工厂生产了超90万辆汽车,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50%以上。特斯拉还在上海建立了储能超级工厂,已生产超过100台Megapack储能系统。

  上海步履不停。继特斯拉独资建厂后,又有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上海。就在车展前,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第一台车将于2027年生产下线。

  引进外来项目的同时,上汽集团也在积极转型。此前,上汽集团不仅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续约至2040年,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多款车型;深度携手华为,打造全新智能汽车品牌尚界。同时,对外发布品牌转型新战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目标,例如未来将推出国内第一款AI汽车;今年年内将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

  这是上海做好汽车产业的态度与决心,就像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今年的上海车展依然不改初衷。

  “在此大环境下,产业界更应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汽车产业的繁荣与稳定。事实上,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已成为行业人士的共识,开放合作、共创共赢已成为主流企业的行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介绍,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拥抱创新,共赢未来”,很好地体现了在全球汽车产业新格局下,各参与方的核心诉求与愿景。这也使得本届上海车展,将承担起比以往更多、更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回眸1985年的应时而生,到如今的因势利导,上海车展始终与上海经济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同频共振。

  这张上海的城市名片,显然将继续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共享合作的初心,为全世界汽车工业搭建一个真正高端的交流平台,助力中国汽车工业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也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正如上海市贸促会副会长顾春霆所言:“最初上海车展就是因为上汽制造桑塔纳才开始举办,上海车展一直是为中国汽车工业和上海经济发展服务的。过去是,未来也一定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