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发展初期
来源:经济参考报
3月25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宣布首次试运行工业人形机器人,执行空调泄漏检测任务,人形机器人正在进入车企舞台。
据了解,国内已有包括特斯拉、小米、比亚迪、本田、小鹏、长安、奇瑞等在内的近20家车企官宣涉足人形机器人赛道,这种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加速了人形机器人在感知、导航和运动控制等核心功能上的突破,推动了行业的革新与进步。
另一方面,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关于“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言论被媒体引用,也引发了关于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是否存在虚火的讨论。广东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认为,目前行业正在经历估值较高的阶段,但是长期来看,机器人是一个非常长的赛道,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一定会经历所谓的概念、技术驱动或者其他带动行业估值往上走的阶段,再回归到冷静期。人形机器人行业如同当年的智能手机竞争一样,最终只会有几家头部企业能走出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且附加值较高,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由于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该领域,或许会存在泡沫化风险。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如何实现类似人类的感知能力,二是高昂的成本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定价普遍较高。比如,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预计售价在2万至3万美元。由于技术研发的高投入、材料与制造的高成本、目前有限的市场规模以及技术成熟度的限制,都使得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在短期内难以大幅降低。
分析人士也认为,人形机器人或将引发更剧烈的产业重构。对车企而言,若能跳出“车”的思维惯性,以独立产品逻辑深耕场景落地,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