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宣布在上海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起开始生产。
丰田表示,上海新工厂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该工厂采用100%独资模式,计划雇佣约1000人,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要实现95%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
丰田在上海独资建厂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标志着雷克萨斯首次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时,雷克萨斯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汽车品牌。
表面上看来,似乎并不算太晚。事实是,早在二十年前,雷克萨斯就提出要国产化。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丰田的固态电池还是雷克萨斯的混动技术都早早问世,但这家曾经遥遥领先的日企却在新能源市场久久徘徊没有发力。
此次终于宣布国产化,是销量下滑后的无奈。正如美国《财富》杂志称,丰田通过借鉴特斯拉的“剧本”,以期在中国变得“更受欢迎”。
业内有人认为,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时移世异,对丰田此时入局持观望姿态。也有人认为,雷克萨斯此举,为未来寻求出路的豪华品牌提供了另一个范本。
无论如何,雷克萨斯的靴子终于“落地”。但路怎么走?还要看脚下。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雷克萨斯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自2010年开始,十年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持续增长,从年销量不足6万辆逐步攀升至近18万辆,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2021年,雷克萨斯全年销量达到22.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这段巅峰时期,雷克萨斯甚至出现了市场加价购车的奇特现象。部分热门车型,购车者不仅需要支付高于指导价的费用,还需经历漫长的等待期才能提车。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挡消费者的热情。在2016至2018年期间,雷克萨斯ES的加价幅度一度高达3万—5万元。
不愁卖的同时,是“国产化”进程的不断推迟。2006年,雷克萨斯曾表示,如果中国市场年销量超过3万辆,将考虑国产化。2007年,这一销量目标提升至5万辆,此后又提升至10万辆。而直到销量突破20万辆,国产化依旧杳无音信。
对于雷克萨斯,“纯进口”已经成为默认的标签。直到2022年,销量同比下滑22%。2023年,雷克萨斯终端开始大幅降价,去年销量回升至18.14万辆,但比起2021年的峰值依然有一定差距。
近期,一度加价还买不到的ES系列降幅达9万元。也就是说,稳住销量是以价换量的结果。
雷克萨斯辉煌不再的背后是中国车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七月,中国新能源车型渗透率首次突破50%,有专业预测称,今年下半年该数字将突破60%。
然而在全面电动化浪潮下,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企虽然推出了部分电动车型,在销量和技术创新方面却未形成显著优势。以一汽丰田为例,2024年全年共销售80万辆新车,其中仅5万辆为纯电动车型,由此可见纯电车型在丰田总销量中的占比很小。日媒称,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日本各大车企2025年将投放新款新能源汽车,力求扭转局势。”
从丰田公布的营业数据来看,2024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第三财季营业利润为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尽管去年丰田依然以1080万辆的销量连续第五年保持全球销量冠军,但这一数字已经比2023年下降了40万辆。在作为第一市场美国销量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最影响其业绩的就是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2024年,丰田在华的产销量为177万辆,同比减少了6.9%。外媒曾表示,丰田第三财季业绩受到需求疲软以及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崛起引发的激烈竞争影响。
自主品牌崛起的同时,同样发生改变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国外豪华品牌的心态。曾经“进口的才是更好的”的刻板印象被完全打破,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不断提高,因此雷克萨斯的纯进口标签也不再是招牌。
丰田此次的建厂,是终于明确市场需求后落下的关键一子,也是日系车吹响的反攻号角。
是危机,也是机遇
如同特斯拉一样,丰田将建厂地址选在了上海。
从特斯拉的发展来看,其成功与上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密不可分。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2.46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7.83万辆,历年累计推广164.5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
2018年,特斯拉与上海市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仅仅3个月后,特斯拉便成功摘得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Q01—05地块的工业用地。同样是在2019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惊人速度,再次刷新了行业纪录。
特斯拉的成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范本:新能源车企可以在中国有多少可能。
此次丰田公布消息时,也表示:双方此次合作依托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
同时,双方将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项目,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有报道称,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相比,雷克萨斯工厂的占地面积更大。根据规划,新工厂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将超过95%。这种本土化策略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加速产品迭代。同时,中国市场的智能化需求也将推动雷克萨斯技术的升级,甚至反哺全球车型。
此前雷克萨斯车型依赖进口,受到关税、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实现国产化后,成本大幅降低,将提高不少市场竞争力。
不过国产化并非万能药。如今的中国车市瞬息万变,丰田所面临的与特斯拉已经不是同一个“战场”。
对于两年后有什么期待?丰田中国表示,销量不是雷克萨斯的目标,制造更好的汽车、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其不变的追求。
但没有销量,其他只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