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全球计算机和芯片行业巨头齐聚台北COMPUTEX 2025。高通(QCOM)总裁兼CEO克里斯蒂亚诺·安蒙发表主题演讲,重点阐释了高通在重新定义PC格局进程中的强劲势头,并展望了未来的创新与发展。
安蒙在演讲中提到,一年前搭载开创性骁龙®X系列平台的设备开始面市。目前,已有超过85款采用骁龙X系列的PC产品设计已经量产或正在开发中,覆盖各个价位段;预计到明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款。
安蒙表示,骁龙X系列平台是高通40年创新历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布之一,高通为Windows生态系统重新确立性能领先地位而感到自豪。这仅仅是高通与微软长期合作旅程的开始。
巧合的是,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华为于同日在成都东安湖体育馆发布华为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华为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华为MateBook Pro,实现了从内核到应用生态的全链路自主可控,给世界电脑操作系统多了一个选择。
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称,Windows和Mac OS盘踞电脑操作系统多年,国产软件生态起步晚,基础弱,但华为坚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推进软硬端云融合,探索电脑新体验。
一边是高通中国市场营收占比近一半,一边是中国高科技巨头纷纷开启自研及国产替代;一边是高通为了摆脱对手机芯片的依赖症而在安蒙主导下开启了“多元化”,一边是四处出击、四面树敌。AI时代,高通能在无“边界”扩张的6.52万亿元潜在市场份额中分取多大羹汤?
手机芯片依赖症
5月初,高通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报显示,营收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净利润28.1亿美元,增长20.6%,超出预期。
但财报发布后,高通股价应声下跌。
分析认为,高通第三财季预计收入99亿-107亿美元(中间值103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3.3亿美元,保守指引引发了市场对智能手机需求和贸易环境(尤其是关税)的担忧。
由此,尽管在安蒙主导下的高通AI时代“多元化”战略增长迅速,但高通对智能手机芯片依赖症的“痼疾”再次被提及。
以高通2025财年第二财季具体营收构成来看,QCT部门(设备与服务,主要是芯片业务)仍是高通增长的主要引擎,收入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总营收占比86.52%。QTL部门(许可业务)收入1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3%,EBT利润率保持在69%-73%的高位,凸显了高通在5G专利领域的强大议价能力。
进一步拆分QCT部门的营收构成,则其中手机业务收入69.29亿美元,得益于骁龙8 Gen 3等旗舰芯片在中国高端安卓市场的强劲需求,增长12%,总营收占比63.11%;汽车业务同比增长59%,连续第五个季度创纪录,但9.59亿美元的营收额,总营收占比仅约8.73%;物联网业务收入15.81亿美元,增长27%,显示出边缘AI和5G连接的广泛应用。
不难发现,被高通寄予厚望的汽车芯片业务,尽管同比增速最高,却仍是高通当下四大主营中收入占比最低的业务板块。
而随着2024年四季度,HarmonyOS在中国手机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19%,华为手机连续四个季度超越iOS的17%;以及骁龙阵营的另一大芯片采购大户小米集团(01910)宣布玄戒3nm芯片量产,总营收占比高约63.11%的高通手机业务势必将面临更大的营收压力。(详见财中社《十年一剑HarmonyOS:从0到1后,现在要从1到N》)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受到国家补贴政策提振及消费复苏推动,同比温和增长5%,延续了自2024年开启的复苏趋势。其中,小米出货量达1330万部,同比增长40%,时隔十年重回第一,市场份额19%。华为紧随其后,依旧维持双位数增长,出货1300万部,位列第二。OPPO、vivo分别以1060万部和1040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三和第四。苹果在其传统旺季后出现下滑,出货920万部,同比下跌8%,排名第五。

可以预见,只要小米解决了代工问题,至少在中国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上,高通将失去TOP5中小米、华为和苹果(AAPL)等的“半壁江山”,仅能争取OPPO、vivo和其他的手机芯片市场份额。
知名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曾在X上发布博客估计 , 苹果自研5G芯片出货量将在2025年达到3500万-4000万片 , 2026年达到9000万- 1.1 亿片 , 2027年达到1.6亿-1.8 亿片 。 高通最大的风险在于对苹果的依赖 , 如果苹果开始采用内部调制解调器芯片 , 高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结构性增长挑战 , 如果苹果每年能替换15% , 将对高通造成超过10亿美元的年收入影响。
“端侧AI王者”税难收
总营收占比63%、其中46%来自中国市场,小米、OPPO和Vivo等中国OEM厂商需求是高通手机高端芯片销售的“基本盘”。而随着联发科(2454.TW)高端芯片、小米及华为自研等的快速发展,曾“坐地起价”的高通高端手机芯片或也有“低头待售”的一天。
也正是意识到智能手机芯片业务的“危局”和“高通税”(一台售价3000元的智能手机,高通的专利收费标准大约是华为的4倍多)的不可持续性,在安蒙主导下,高通开启了四面出击、四面树敌的“多元化”战略。
2024年11月的高通投资者日活动上,高通发出的一份预测称,到2029财年 , 物联网和汽车部门的总收入将达到220亿美元 , 其中预计物联网部门的收入达140亿美元 , 汽车部门的收入达80亿美元。
不难发现,高通已经将芯片+专利的“高通税”瞄向了智能手机之外的智能物联网及智能汽车。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高通座舱SoC芯片出货量达226万颗,占比为59.2%;AMD排在第二位,市场占比为15.1%;瑞萨排在第三位,占比为8.6%;英特尔排在第四位,占比仅为4.6%。
2023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上,高通高级副总裁兼汽车业务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中国的汽车产业充满活力且发展速度最快,2021年至今,凭借在全面连接,高性能、低功耗,边缘侧智能等方面的技术实力以及丰富的软件生态系统,骁龙数字底盘已支持40多个中国汽车品牌的100多款车型,建立起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基础并收获了诸多长期的合作伙伴。”
高通官网亦显示,高通近期同德赛西威(002920)、博泰车联网、元戎启行等密集达成智能座舱、先进驾驶解决方案等合作。
但与华为、小米等国内大厂开启智能手机芯片自研一样,在智驾芯片和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等相关领域,地平线(09660)、华为、比亚迪(002594)、小鹏汽车(09868)、蔚来(09866)、理想汽车(02015)等同样大力推进自研进程。
高通2025第二财季报告称,公司新获得30个新Design Win,14款商用车搭载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涵盖驾驶舱、ADAS和自动驾驶功能。
“国内智驾最大公约数”——地平线没有公布2025年一季报,而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地平线以34%的市场份额取得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供应商第一“宝座”。
地平线2024年年报则称,到2024年底,公司已在国内汽车高级辅助驾驶市场占据超40%市场份额;在国内第三方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高约290万件,累计交付量大770万件,2025年交付量有望突破1000万件。
由此看来,智能汽车领域的“高通税”收取应该会比智能手机领域难一些。
“避锋”英伟达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从提出“混合AI”的战略定位开始,高通其实一直试图避免与英伟达(NVDA)的正面对撞。在人工智能领域 , 高通将自己定位为 “ 边缘AI ” 公司 , 与依赖英伟达支持的云端AI分居AI市场两端 。
2024高通投资者日消息显示,高通认为,随着生成式AI 应用的激增 , 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也随之增加 , 尤其是使用生成式 AI 进行搜索推理的电力消耗是传统网络搜索的十倍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除了在数据中心部署节能芯片外 , 将 AI 工作负载转移到边缘计算设备上也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 采用混合AI 架构可以灵活地结合云和边缘计算的优势 , 边缘侧终端设备 , 如智能手机 、 PC 以及车辆等 , 完全有能力使用较小的模型来处理相应的工作负载 , 而无需依赖云端资源。
也是遵循这一预判,边缘端设备成为高通持续发力的方向。
“AI在边缘侧的发展持续加速,我们正在为AI时代的终端提供强劲动力,不仅包括PC,也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眼镜、汽车等。在将卓越性能和多天电池续航作为行业基准后,我们正在重新定义人们对AI的认知——AI正在成为新的UI。骁龙X系列已为未来体验做好准备,并将继续在智能化未来的构建中发挥核心作用。”高通官网博客表示。
有趣的是,高通一方面强调自己在AI边缘设备端侧的“王者”地位;另一方面,又总是表示英伟达并不会在意端侧市场。
“尽管我们一直专注于终端侧AI,但我们坚定地相信混合AI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拥有独一无二的颠覆性技术时,高通不仅能在边缘侧计算领域发挥核心作用,还将在数据中心领域展现影响力。在COMPUTEX期间,高通宣布,公司先进的定制CPU技术与英伟达的全栈AI平台将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带来强大、高效的智能能力。”高通官网的博客说。
但事实上,英伟达不仅有算力高达2000TOPS的下一代智驾芯片——Thor,英伟达CEO黄仁勋更一直认为高端智驾芯片也是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开胃前菜”。
高通早在2019年推出首款数据中心AI推理芯片AI 100,凭借低功耗优势吸引Meta测试,但因其软件生态成熟度不足导致合作未果。而近期,高通宣布推出适配英伟达GPU的定制数据中心处理器,试图通过兼容策略重返该市场。英伟达凭借CUDA平台及完善的软件生态占据主导地位,高通则仍需在工具链和开发者支持上追赶。
2024投资者日上 , 除了设立物联网和汽车领域的增长目标外 , 高通还强调了其在智能边缘侧的独特定位 ,称预计到2030年其总目标市场 (TAM)将扩大到9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2万亿元)。
当然,9000亿美元的总市场份额,取决于在此期间预计500亿台边缘设备的出货量。虑及当下的全球经济形势,安蒙应该是个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