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谭镕俞立严)11月25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发布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小马智行称,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车辆总数已达961辆,其中667辆为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预计提前实现年内超1000辆车队规模目标,并计划在2026年底将规模扩大至三倍,达到3000辆以上。
据介绍,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于11月起在北京、广州、深圳开启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财报显示,自该车型在广州启动商业化运营以来,截至11月23日,最近两周内日均运营数据,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广州已实现单车盈利转正,单台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3单。小马智行CFO王皓俊公开介绍:“我们不断强化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盈利能力,此次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单位经济模型(UE)转正,为后续更大规模车辆投放和轻资产模式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推动公司强化自我造血能力并最终实现盈利。”
财务业绩方面,小马智行2025年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营收高速增长,自动驾驶出租车板块表现亮眼。一季度总营收1.02亿元人民币,二季度总营收1.54亿元人民币,三季度总营收创下1.81亿元人民币,同时三季度总营收较去年同期大涨72%。三季度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实现收入4770万元人民币,同比大涨89.5%,其中来自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200%。
小马智行称,公司坚定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大规模生产和商业落地,三季度不断加快三款与北汽、广汽、丰田合作的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家族车型的量产进程。2025年第三季度,小马智行经调整研发费用约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第七代车型的一次性研发、生产和人员扩充。小马智行在财报中预计,2026年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其自动驾驶套件BOM(物料清单)成本较今年水准再降20%。
11月初,小马智行完成了“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截至9月30日,小马智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受限制现金及长期债务性理财产品合计41.84亿元人民币;港股上市后公司已新增现金约60亿元人民币(假设超额配售权全部行使,新增现金可达70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将用于加快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大规模商业化、技术研发和新市场开拓。
“双重上市为公司大规模商业化进程提供了长期且稳健的资本支持。我们将乘势而上,凭借充足的资金弹药,加速扩展安全、高效、舒适的自动驾驶出行与卡车服务。”小马智行创始人兼CEO彭军公开表示。
王皓俊介绍,推进千辆Robotaxi落地过程中,公司已探索出轻资产价值链合作发展的商业路径,构建起可规模化的出行生态圈,以更高的资金效率实现Robotaxi车队在国内和全球范围规模化扩张。目前,小马智行已分别与深圳西湖集团、阳光出行等出租车及网约车平台企业合作,通过“轻资产+AI赋能”模式开展技术和运营合作,在深圳或广州等一线城市基于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共建规模化的自动驾驶车队,为乘客打造安全、舒适、高品质的出行服务。
据介绍,小马智行三季度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深圳、上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范围,覆盖需求密集区域,提高服务竞争力。深圳全无人运营区域已扩展至南山区更多市中心区域,包括蛇口、华侨城等热门商圈;深圳自动驾驶出租车上下车点已超过一万个,数量比6月底增长超三倍。上海全无人运营区域扩展至浦东新区的世纪公园、上海科技馆等打车需求密集的区域,此前7月,小马智行成为上海市首个推出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的企业。
第三季度以来,小马智行持续深化全球战略布局、构建先发优势,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已覆盖8个国家。公司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Stellantis,以及出行平台企业Uber、康福德高、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等合作,持续深化在欧洲、中东地区的Robotaxi业务,在阿联酋迪拜、新加坡榜鹅、卡塔尔多哈正式开启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值得一提的是,Uber以及另一家国际出行巨头Bolt已是小马智行的战略股东。
此外,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技术授权与应用两大业务也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三季度,自动驾驶卡车业务收入7250万元人民币,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收入6100万元人民币。前不久,公司宣布将分别与三一重卡、东风柳汽开展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车型研发,将于2026年量产并逐步投入运营,未来预期落地超1000辆规模。第四代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套件BOM成本比前代降低约70%,系统设计寿命达2万小时或100万公里运营。
彭军称,L4级自动驾驶行业正走向“从1到N”的商业成熟期,规模化、可盈利的自动驾驶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