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海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在沪召开。在发布会上,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及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八大百强榜单发布,并同步推出了《2025上海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和《2025上海新兴产业百强企业发展报告》。
“榜单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反映出整体经济的景气度。”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广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百强榜单持续扩容,从最初的三个主要榜单逐步增至八个,内容不断丰富,企业排名也随发展动态调整,今年多家大型企业排名较去年实现提升。
百强营收规模稳居10万亿级
2024年,上海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0.03万亿元,连续三年站上全榜营收超10万亿元大关;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净利润总额为6655.7亿元,同比增长24.84%;入围门槛提升至107.3亿元。
从行业表现看,电商、海洋运输、集成电路制造、智能终端制造等企业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幅度较高,拼多多、中远海运、中国太保等龙头企业贡献显著,黑色冶金、传统汽车制造等行业业绩则出现下滑。此外,2024年,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突破49万亿元。
赵广君表示,本次上榜企业中,不少属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重点领域。例如,集成电路领域的中芯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上海医药,以及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涌现,体现了上海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效,也展现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动力。
新兴产业引领增长动能
2024年,新兴产业百强企业经营业绩增长强劲,营业收入达2.2万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净利润规模同样亮眼,达1953.7亿元,同比增长72.47%。与此同时,企业平均规模扩大,营收超100亿元的企业有35家,超千亿元的企业有4家,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共9家。
从细分领域来看,信息技术产业公司表现突出,成为拉动新兴产业百强整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该领域47家企业合计实现营收1.5万亿元,增长率为19.14%;净利润1918.4亿元,增长率达88.25%。
新兴产业其他细分领域也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营收上升超20%,尽管净利润有所下降,但研发强度不减,资产总额上升;智能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营收增长率达25.72%;海工装备公司转型后业绩回升,2024年营收802.6亿元,增长率为11.13%。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咨询研究部主任张培荣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新兴产业百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出指标与资产指标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二是信息技术产业拉动作用显著;三是电商企业贡献突出。
民营百强营收首破3万亿元
2024年,上海民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9.26%;净利润为2245.5亿元,增幅达69.50%。
民营百强中,净利润增长额前10名的企业合计净利润为1684.1亿元,增幅高达169.56%。张培荣分析称,其增长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是新兴产业企业成为净利润增长的主力军;二是零售电商头部企业推动整体利润规模扩大。
“民营企业在上海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成长企业榜单从50强扩至100强,众多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劲成长性,民营经济为上海注入了新的活力。”赵广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