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5 07:07:09 股吧网页版
世界500强药企集体加码中国培育“进博宝宝” 丹麦企业把文献都晒出来了
来源:上观新闻

  连续七届进博会,人们都知道7号8号馆是“神仙打架”的地方,那里云集了全球医疗药械最尖端的创新成果。

  但他们不知道,这里还是进博会最稳定的展区之一,每年10余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以及医学影像和放疗设备两大医疗器械领域的巨头,均如约而至。

  这种稳定性的背后,是全球领军企业对进博会引流能力的看重——首秀首发产品以上海为“舞台”,能够更高效地走向世界。

  但进博会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对业内人士而言,加速进口药械在中国的获批上市,让展品经进博会“孕育”为商品,这样的“发展红利”更为诱人。

  于是,老朋友相聚第八届进博会,纷纷晒出“进博宝宝”和“候选宝宝”,既是往年不虚此行的力证,更是对进博会溢出效应和中国市场的深深信赖。

  “宝宝”更快诞生

  一篇文献几张纸,分量虽轻,却足以窥见外资企业对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看重。

  产品还在中国申请上市,诺和诺德就“急着”晒出了研究文献。展台上,内分泌与代谢学领域权威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公开了IcoSema的一项3a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IcoSema是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周制剂,去年12月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获中国药监局受理。

  另一个文献是Somapacitan注射液的研究成果,该药物是一种长效生长激素,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儿童和成人患者。去年9月,已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

  把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果带来进博会,诺和诺德不是第一次这样做。第六届进博会上,诺和诺德展出了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的临床研究文献,7个月后,该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这个“进博宝宝”名叫诺和盈。像诺和盈这样的“进博宝宝”,诺和诺德过去7年有10个。

  更令药企们兴奋的是,“进博宝宝”的诞生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首届进博会上,诺和泰以文献形式展出,2021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当时以为很快了,没想到之后展品变商品的用时不断减少,近几届进博会,“进博宝宝”的诞生时间甚至突破到一年以内。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中国政府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鼓励创新药研发、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等,为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这不仅让中国成为诺和诺德全球第二大市场,更让诺和诺德坚定地把全球重要研发中心以及战略性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强生医疗科技今年把百余款创新产品“背”进展馆,且含金量十足:包括全球首款3D立体成钉腔镜吻合器等10余款首发、首秀产品,这份诚意也是冲着进博会溢出效应而来。

  诠释“进博速度”,取栓“三兄弟”——EMBOTRAP III远端闭合双层网篮取栓支架、EMBOVAC颅内血栓抽吸导管、CEREBASE DA神经介入专用长鞘就是典型例证。2022年11月在进博会“中国首秀”后,仅过了5个月便获批上市。

  从长远看,“进博宝宝”加速诞生,将推动中国本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强生也“投桃报李”,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今年进博会前,强生医疗科技宣布与瑞龙外科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进外科技术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今年5月,强生医疗科技宣布,其在华首个“产学研用”赋能矩阵——强生中国科创中心将落户北京。

  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周敏涛表示,中国是强生医疗科技全球第二大市场,强生医疗科技在持续加速引入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与解决方案的同时,将更积极携手本土创新力量,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诺和诺德展台,《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公开了IcoSema的一项3a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陈玺撼摄

  更坚定本土化

  外部环境越是严峻复杂,一个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便更弥足珍贵,当前,稳定且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加码中国的强磁场。

  把视线聚焦到外资药械领域,中国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一如既往的包容度与合作共赢的理念,转化为跨国企业坚定的本土化战略。

  在1.1号馆核心位置,西门子医疗租下了1000平方米展位,规模创下其8年进博会之最,一部分原因是西门子医疗首次与旗下瓦里安医疗“合体”,更重要的是展现其坚持中国战略的决心——截至目前,西门子医疗累计超过130款产品在中国研发生产。

  西门子医疗追加投资超10亿元在深圳建设的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今年初破土动工,预计2027年底投产,建成后,总体规模将达到现在的3倍。背后动力很明确:西门子医疗最新一代7T磁共振MAGNETOM Terra.X通过进博会打开中国市场,稳定的市场需求让其坚定地将产线落户中国,并扩大产能。

  第八届进博会前宣布加码中国市场的还有赛诺菲。今年10月,投资10亿欧元的赛诺菲北京胰岛素原料药项目正式启动,是赛诺菲在华生物制剂原料药生产领域的最大手笔,预计2032年全面建成投产。半年前,赛诺菲在上海与凯辉基金共同设立医药创新基金,管理规模约20亿元,将专注于投资中国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管线和相关产业机会。

  对赛诺菲而言,中国早已不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面向全球的世界级供应网络,这份底气源于赛诺菲在北京、杭州、深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表示,赛诺菲深耕中国40余年,深知中国在药物、疫苗创新应用上的巨大潜能,进博会让他们看见更多合作的机遇,更确信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广。

  评价本土化水平,产品出海是毫无争议的“硬实力”,体现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营商环境稳定性的绝对信任。

  第七届进博会后不到半年,美敦力的NIM-Eclipse术中神经监测系统便完成了“展品变商品再出海”的两级跳。今年,由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本土制造的这款产品登陆日本,正拓展至东南亚和欧洲等市场,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典型。

  截至去年底,美敦力在中国拥有1个研发中心、2个创新中心、5个生产基地,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售后、投资基金等的全产业链布局。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透露,美敦力计划在华设立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疾病解决方案,建设细分领域的医疗培训中心,因为美敦力相信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潜力巨大,也看到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参与全球研发

  全球药械产业链的制高点是研发。过去,由于国际话语权、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国研发团队“怀才不遇”,很难赶上全球同伴的步伐。

  如今,中国已是全球医药研发市场的黑马。“十四五”以来,中国累计有1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的2.8倍,市场规模跨过1000亿元大关。2024年,中国获批的1类创新药有48个,是2018年的5倍以上,仅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批准的创新药少两种。

  借助进博会,外资企业不断加深对中国市场、医疗资源以及科研实力的认知,再加上中国一系列加速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出台,如今,全球创新在加速“走进来”的同时,更多“中国智慧”也获得了出海机会,让“并肩走”甚至“早几步”的梦想化为现实。

  今年10月,勃林格殷格翰启动旗下降糖药欧唐宁在华本地化生产计划。参加仪式的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皓廷“喜上加喜”,宣布未来5年将在华研发投入超50亿元,聚焦代谢、炎症、眼健康和肿瘤等领域的人用药品研发,还有动物疫苗的本地研发。

  这种对中国研发能力的重视,和进博会息息相关。2019年,勃林格殷格翰首次参加进博会便启动“中国关键”战略,率先将中国全面纳入公司早期临床研究项目。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已加入勃林格殷格翰全球28个早期全球研发项目,在肿瘤、免疫炎症、精神健康、心血管、代谢、肾病、眼健康等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7月28日,港股恒瑞医药以10%的涨幅高开,资本狂欢的导火索是此前恒瑞医药发布的合作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以及至多11个项目的独家许可选择权,有偿授权给全球制药巨头GSK。据透露,双方将共同开发的创新药物将主要涵盖呼吸、免疫与炎症、肿瘤治疗等领域。

  这被业内视为今年中国国产创新药加速融入全球医药产业体系的标杆。今年进博会前,GSK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余慧明表示,本届进博会GSK的主题就是“合力超越,创健未来”,合作共赢是GSK深耕中国市场的始终态度。

  今年10月,GSK的“进博宝宝”——欣安立适在中国获批的新适应症,就与重庆智飞生物携手提升欣安立适在中国的可及性有关。截至目前,超过80%的GSK中国研发项目已并入其全球同步开发,超过20项临床研究项目正在开展。未来3年,GSK约有18项新产品及新适应症将在中国获批上市。

  来自北欧的医科达早在2008年就在上海设立软件研发中心,研发领域包括放疗计划软件、肿瘤信息管理系统、影像与放疗质控系统等,作为医科达全球规模最大的软件研发中心,占医科达全球相关研发力量的50%。

  参加首届进博会后,医科达的本土化进程全面提速——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与国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到今年实现全线产品本土化生产。在研发上,医科达已经不满足于共创,而是帮助中国培养放疗技术临床应用人才。

  医科达创始人、全球董事会主席劳伦特·莱克赛尔今年启程赴上海之约前,特别强调了来由:“正因深感中国大市场为世界带来的大机遇,我们8年进博从未缺席。一个坚持高水平开放与科技创新的中国,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医科达展台展出的全新一代精准智能放疗平台Elekta Evo。陈玺撼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