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英伟达财报提振,近期低迷的美股盘后出现普涨。然而,财报带动的股市反弹,难掩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近段时间,美股持续走弱,科技板块尤为疲软,这是在市场结构失衡情况下,估值过高、投资者信心不足的必然结果。当整个股市需要依赖一家企业的“完美财报”来维持稳定时,说明市场已经偏离健康轨道。
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股上市公司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三季度(2025年7月28日至10月26日)财报:营收570.1亿美元,预计四季度营收约650亿美元。两项数据均超出华尔街预期。受财报提振,近期低迷的美股盘后出现普涨,让投资者松了一口气。然而,财报带动的股市反弹,难掩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在财报发布前,市场情绪已高度紧绷。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份财报不仅会决定英伟达股价的涨跌,也将深刻影响美股的整体走势。并且这一影响呈现明显的不对称结构——只有在财报显著超预期的情况下,美股才可能止跌回升;一旦略有不及,市场下行压力将迅速放大。这揭示出当下美股的核心问题:预期被打得过满,容不得任何意外。
近段时间,美股持续走弱,科技板块尤为疲软。这一轮调整,却并没有明确的基本面利空。此前,有分析人士将科技股回调归因于美国政府长期停摆导致的流动性紧张,并视其为“技术性因素”。因此,投资者普遍期望,美国政府重启后,流动性回暖,股市企稳。但美国政府恢复运转后,美股没有止跌,反而随着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市场降低12月降息预期而加剧跌势。换作1年前,这些影响因素或许都会迅速被消化,在当下,市场却放大利空效应、无视一般利好,说明上涨动力已明显不足。
美股近期展现的脆弱性,是在市场结构失衡情况下,估值过高、投资者信心不足的必然结果。自今年4月以来,美股经历了一轮迅猛上涨。推动上涨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包括全球贸易战局势缓解、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等,但是人工智能(AI)投资持续扩张是主要因素,AI相关股票也贡献了绝大部分涨幅。进入10月,随着美股涨势达到空前高点,估值来到高位。一些支撑因素却迎来考验,例如市场开始忧虑AI投资的可持续性,让美股的高估值受到打击。
这也解释了为何英伟达财报被视为影响整个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作为美国AI产业链的核心,英伟达的业绩展望被视为观察AI资本开支是否仍在扩张的重要窗口。只有极为乐观的市场前景,才能支撑当下美股的估值。
但是必须看到,无论英伟达的财报成色几何,美股患上“英伟达依赖症”,已经表明市场结构存在很大风险。过去3年,英伟达财报屡屡超预期,营收与利润一路攀升。英伟达业绩高速增长,本质上依赖于其他科技企业不断增长的资本开支。随着英伟达股价3年上涨逾10倍,投资者的情绪已经从最初的兴奋,逐渐转向对过度投资风险的警惕:尽管科技巨头财力雄厚,但钱并非花不完,他们有多大能力和多久意愿维持高强度的资本开支?
美国科技企业近期密集进行债券融资,以应对投向AI领域的资本开支,也反映出现金流压力正在累积: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美国和欧洲发行250亿美元债券,脸书母公司Meta发行300亿美元债券,甲骨文发行180亿美元债券,亚马逊发行150亿美元债券。频繁发行企业债,过去会被投资者普遍解读为大力投资AI的利好,但如今正被越来越多人视为利空信号。
与此同时,一些投资机构正在悄然撤退:知名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旗下的蒂尔宏观基金清空英伟达股票持仓,桥水基金削减65%的英伟达仓位,软银集团卖出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票。尽管各机构均否认看空英伟达的长期前景,但这些操作至少说明他们对于当前的估值已经十分谨慎。毕竟,如果认为股价仍显著低估,就没有理由大规模减仓。
资本市场有句格言:人们往往高估技术在短期内带来的效应,又低估其长期影响。这句话的重点原本在后半句,意在提醒投资者的目光要放长远。但在当下的美国股市,另一层含义却更为凸显:前期涨幅计价了太多乐观预期,让市场处于无法容错的境况。
归根结底,当整个股市需要依赖一家企业的“完美财报”来维持稳定时,说明市场已经偏离健康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