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马斯克、贝索斯两大科技富豪均对建立“太空轨道数据中心”表达兴趣后,周三又有新的案例亮相。
加拿大光伏、储能公司PowerBank发布公告称,正在与新加坡航空航天公司Orbit AI合作建设所谓的“轨道云”。两家公司将在12月发射一颗名为DeStarlink Genesis-1的卫星,验证在低地球轨道上部署英伟达算力芯片,并进行卫星互联网通讯和区块链验证服务的可行性。

据悉,Orbit AI正在开发名为DeStarlink的低地球轨道网络,以及由太阳能供电并在太空中自然冷却的轨道数据中心DeStarAI。Genesis-1卫星还将验证在太空中运作以太坊钱包和区块链节点,尝试在太空中验证交易。
两家公司特别强调,所谓的“轨道云”一脚踩在数个热门前沿市场的交汇点上,包括AI算力、卫星互联网和数据服务、光伏和区块链。
PowerBank首席执行官Richard Lu博士表示:“人类创新的下一个前沿不仅在于太空探索,还有在地球上方构建明日的基础设施。”
他还指出,轨道卫星、在轨数据中心、区块链验证和太阳能数字基础设施的综合市场在未来十年预计能达到7000亿美元。
根据任务计划,今年完成首个卫星部署后,两家公司将在2026年扩展5-8个集成算力和通讯功能的节点。后续计划在2027至2028年全年部署卫星并实现“轨道云”服务的商业化。
科技巨头与初创公司都摩拳擦掌
根据公告,PowerBank拟向Orbit AI投资5万美元,并将获得一项选择权,能以100万美元换取2%的股权。经Orbit AI批准后,该可选权可增加至最多1000万美元换取20%股权。最终条款需要在12月发射首颗卫星前敲定。
换句话说,Orbit AI目前的估值最高不超过5000万美元。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PowerBank市值刚超过6000万美元,足以显示“轨道数据中心”项目的门槛并没有高到只有科技巨头才能尝试。
公告显示,除了英伟达的芯片外,Genesis-1卫星由SparkX Satellite制造,Galaxy Space将为“未来的卫星制造组件”,同时公告也提及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星河动力将为“未来卫星提供发射系统和火箭技术”。

作为这条赛道的先行者,隶属于英伟达Inception初创企业计划的Starcloud公司,上周将一颗60公斤重、运行英伟达H100芯片的卫星送入太空。轨道上持续的日照意味着这个“太空数据中心”有几乎无限的太阳能供电,同时废热能以红外辐射形式排放到太空,也不用消耗水资源。

科技巨头方面,谷歌月初宣布了一项在太空轨道上部署自研TPU芯片的试点项目,两大科技富豪贝索斯、马斯克也先后提及在太空中建造“吉瓦”级数据中心的可能性。
在10月举行的意大利科技周上,贝索斯曾表示:“庞大的算力集群更适合建在太空中,因为那里有全天候的太阳能,同时没有云,没有雨,没有天气影响。我们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把太空数据中心的成本压低到优于地面数据中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