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19日电 英伟达将于当地时间11月19日(周三)美股收盘后公布截至2025年10月26日的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多位接受新华财经采访的分析师均表示,英伟达此次财报大概率会延续此前高增长态势,市场将重点关注Blackwell芯片的出货情况和第四季度的业绩指引。与此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对未来竞争格局和产能规划的表态,也同样将成为影响市场判断AI板块估值的关键。

英伟达能否再成AI板块“定心丸”?
作为训练大语言模型和AI应用最核心的GPU供应商,英伟达不仅是一家芯片企业,更是整个AI资本开支周期的“锚点”。过去两周,科技股因估值压力持续回调,英伟达股价自10月底的历史高点回落约10%。
数据统计显示,机构仍对英伟达后续走势表达了乐观情绪。在追踪英伟达的49位分析师中,46位给予“买入”评级,2位给予“持有”评级,1位给予“卖出”评级,对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为240.49美元,较当前股价仍有32.6%的上升空间。

根据新华财经数据统计,市场普遍预期英伟达在第三季度仍会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第三季度英伟达或实现营收551.8亿美元,同比增速达57%;预计毛利达到73.6%,经调整后净利润将达到308.3亿美元,经调整后净利润率较上一季度的51%攀升至56%;每股收益(EPS)预计为1.26美元,同比增长60%。
目前,英伟达的营收中近90%的营收来自其数据中心业务,近期受上下游的乐观预期推动,市场再度上调了相关预期,目前普遍预计第三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部门营收或达到490.1亿美元,同比增长61%。
一方面,四大AI科技巨头(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当前占据数据中心收入的45%-50%。近期四大科技公司纷纷上调了全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也上调了2026年全年的资本开支预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英伟达后续营收强劲增长的预期。
因此,对于后续营收指引,市场普遍预计第四季度英伟达的营收或能达到617.25亿美元,同比增速维持在57%的水平;净利润或攀升至421.8亿美元,净利润率维持在56%的水平。
杰富瑞分析师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预计英伟达在第三季度财报将超市场预期并可能进一步上调后续营收指引。
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上可能会对公司未交付订单规模及2026年整体营收前景给出暗示,与之相关的任何信息都将受到密切关注,这不仅关乎英伟达自身的发展预期,也影响着整个科技行业的前景判断。
能否缓解市场对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
近期,多家知名机构披露的持仓报告中均减持或清仓英伟达,其中包括彼得·蒂尔(Peter Thiel)旗下基金、桥水基金与软银等。因此多位分析师均表示,英伟达本次财报将是AI叙事的“压力测试”。目前期权市场显示其股价或将面临7%的剧烈波动,以当前4.41万亿美元的市值计算对应资金波动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
业内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在英伟达财报公布前市场情绪呈现高度敏感的状态。半导体、服务器、光模块、存储、云服务与AI软件等各类板块的估值均受到英伟达给出的需求预期与订单节奏影响,本次财报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
关于英伟达任何有关需求、订单、供给瓶颈、毛利率或竞争格局的边际信息,都会沿着AI产业链快速放大,并对美股甚至全球各国股市产生明显波动。
Deepwater(深水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吉恩·蒙斯特 (Gene Munster)近期表示,英伟达本次财报正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如果英伟达的业绩指引过于强劲,可能会加剧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出现过度投资的担忧,给股价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英伟达的指引仅温和上调,又可能被解读为AI投资增速见顶的信号,引发对长期增长的质疑。
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云计算厂商AI相关资本开支预期同比增长55%,而对于2026年,摩根士丹利预计增速为30%,其他机构预测则在15%-25%左右,整体仍呈现降温态势,增速明显放缓。
分析师认为,本轮由AI芯片拉动的半导体行业上行周期已经持续了约36个月,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触及阶段高位,半导体行业或有调整的风险。与此同时,供应链端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疑虑,包括CoWoS封装产能的扩充进度、内存与光模块涨价对毛利率的潜在压力,以及部分客户是否会因成本压力转向更为便宜的替代方案等,均会影响后续英伟达的走势。
与此同时,伴随AI相关企业市值的大幅增长以及AI企业之间的循环投资,外界对AI存在泡沫的担忧明显加剧。根据贝恩咨询的预测,为支持AI相关投资,2030年AI行业需要产生近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而根据当前趋势推算,届时收入缺口将达到8000亿美元,资源与回报错配风险使得分析师对AI泡沫发出警告。监管层也开始提高警惕,美国与欧盟均在关注潜在的“AI泡沫”及“大而不能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