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1 21:45:59 股吧网页版
日本首富孙正义清仓英伟达!“大空头”也下血本做空 机构警告AI泡沫太大 黄仁勋最新发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NVDA_0

  11月11日,软银集团宣布出售其持有的英伟达公司全部股份,套现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据悉,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计划进行一系列投资,以构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截至当地时间11月10日收盘,英伟达股价单日暴涨5.79%,年初至今已涨超48%,总市值达4.8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自己也在抛售英伟达股票,今年6月至今,他已累计套现超10亿美元。

  据证券时报援引外媒报道,多项最新指标显示,目前AI投资已滑向极端水位,市场风险正加速累积。从机构持股到家庭资产配置,一系列数据发出警告,这场由AI驱动的投资热潮,恐已逼近临界点。这对于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孙正义清仓英伟达

  追加225亿美元投资OpenAI

  据今天(11月11日)下午软银发布的业绩报告,该公司已于10月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同时,软银在6月至9月期间出售了价值91.7亿美元的T-MOBILE股份。

  软银还与OpenAI签署了修订协议,承诺将追加投资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2亿元),将于12月通过愿景基金2完成全部投资。

  此前,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的个人净资产飙升248%,以551亿美元(约合3928亿元人民币)重登日本首富宝座,终结了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多年的领跑地位。

  财富暴涨的背后,是软银集团市值的狂飙:自4月以来,其股价从5700日元/股的低点一路飙升至25000日元/股,涨幅超338%,市值一度突破38万亿日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日经225指数中涨幅最惊人的成分股。

  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软银营收1.8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税前利润6899.4亿日元,同比暴增205.7%,其中愿景基金部门扭亏为盈,贡献税前利润4513.9亿日元。

  软银第二季度净利润继续狂飙,达到惊人的2.5万亿日元,市场预估为4182.3亿日元。第二季度销售净额1.92万亿日元,市场预估1.89万亿日元。上半年净利润2.92万亿日元,销售净额3.74万亿日元。软银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1拆4的拆股。

  2017年,软银以40亿美元买入英伟达近5%股份,成为其大股东之一。但2019年,其选择以70亿美元清空全部持股,错失了这家公司从千亿美元市值飙升至4万亿美元的超级红利。但从去年开始,软银疯狂加码英伟达,去年四季度持仓1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再次将英伟达持仓增至约30亿美元,直到此次清仓减持。

  华尔街“大空头”用八成资产做空AI

  今年第二次“狙击”英伟达

  与此同时,近日,华尔街“大空头”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旗下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披露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显示,该基金持有名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看跌期权(占其资产总值的80%),押注对象为两大AI明星股——英伟达(Nvidia)和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

  迈克尔·伯里曾精准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2015年电影《大空头》也以他为原型。

2eic4iblTAWEVU6dAIqOh1nQMlqBMV7pHnpnZJxUD5UuFLK0mLma7uibJUicny6pSWAKRk3mxac94lghZ9TZtqMv1Q.jpg
2eic4iblTAWEVU6dAIqOh1nQMlqBMV7pHn5xAkxegYdoNeMabKf3qsBjOFoBjnmSTckPeVooHicHgOoicuqib3icvheg.jpg

图片来源:股票分析平台Gainify

  目前,Scion Asset Management的总持仓资金约为13.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英伟达和Palantir的看跌期权上。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该基金持有价值约9.12亿美元的500万股Palantir看跌期权和价值约1.87亿美元的100万股英伟达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赋予持有者在未来以特定价格卖出股票的权利,是典型的做空工具。

  这已是迈克尔·伯里年内第二次“狙击”英伟达。该基金曾在第一季度建立价值超9700万美元的90万股英伟达空头头寸,但在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报告中,这些头寸已被全部清算。

  由于持仓报告只披露季度末的状况,对迈克尔·伯里首次做空英伟达的盈亏存在两种极端可能:若他在第一季度早期买入了看跌期权,并在四月份英伟达股价上涨之前清算,很可能大幅盈利;若他在第一季度英伟达股价低点时买入看跌期权,并且行权日期在英伟达股价上涨过后,那他就很可能亏损。

  迈克尔·伯里在第三季度再度建仓,显示出他对AI泡沫风险的判断。在持仓披露前,他已在社交媒体上为此番操作进行“预热”。

  近期,他在沉默近两年后重返社交平台X,发布了一张电影《大空头》中由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自己的剧照,并配文:“有时,我们看到泡沫。有时,我们可以对此有所行动。有时,唯一的制胜之道是不下场。”

2eic4iblTAWEVU6dAIqOh1nQMlqBMV7pHnPYnDp30alh0pZr5HYWYkzStMGtI55KeKPc5QvsBNklv1noUEPUTTibA.png

  之后,他又分享数张图片。

  第一张显示当前美国科技行业资本支出(Capex)的增长水平,已与1999年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相当。

2eic4iblTAWEVU6dAIqOh1nQMlqBMV7pHnOgBn9mAXkzRGGQSvIfn2qJF4Kzib2sdCpHlVYVC3oDfFuF4hjoxkvOQ.jpg

  第二张图表显示,亚马逊、Alphabet和微软的云业务增长大幅放缓。

2eic4iblTAWEVU6dAIqOh1nQMlqBMV7pHn8Ricaictw2SJPAiaNP41sFAhVQ4M7Xts23glyiciabUCpW7r8rjJ0jEIZZw.jpg

  第三张则是英伟达等AI公司之间的“循环融资”。

2eic4iblTAWEVU6dAIqOh1nQMlqBMV7pHnoCibC6Y5zV8kekafjrESuI6zic4zK0MJzX1Ft1eD7qoJFibn8hnNazzcQ.png

  专家:AI泡沫是互联网泡沫的17倍

  黄仁勋:需求是真实的,没有泡沫

  近期,AI的狂热估值已引发了全球央行和经济学家的担忧。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的年化营收仅为120亿美元,年化亏损为80亿美元。要兑现其在AI领域1万亿美元的投入,需要持续不断的私募融资和巧妙的财务策略。现实也正是如此,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了所有因素,如股权、债务……我们正在尝试寻找创造性的融资方式。”

  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分析师杰伊·戈德堡(Jay Goldberg)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指出,英伟达与OpenAI的交易实际上是在提前透支未来需求。“当市场周期反转时,未来的需求将会减少,留下更大的问题,从而放大下行风险。”

  英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警告,AI概念股的市值飙升至“与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相似的水平”。目前,美国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合计占据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30%,为半个世纪最高集中度。以调整后盈利指标计算,这些股票的估值已是自2000年以来最极端的水平。

  回顾2000年,朗讯(Lucent Technologies)通过循环融资(占营收的24%)推动销售,最终在电信崩盘中股价暴跌。风险投资人托马斯·唐古兹(Tomasz Tunguz)指出,英伟达当前的直接投资规模(约占营收的67%)比朗讯科技当年的风险敞口高出约2.8倍。

  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分析师朱利安·加兰(Julien Garran)甚至认为,AI领域当前的泡沫规模是当年互联网泡沫的17倍,是2008年全球房地产泡沫的4倍。

  对此,黄仁勋近期多次表示反对。10月29日,黄仁勋在全球技术大会发表演讲称,人工智能模型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客户愿意为它们付费。因此反过来,这将证明昂贵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是合理的。在大会结束后的采访中,黄仁勋又表示,“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很乐意为此付费。

  11月7日,黄仁勋在一档媒体栏目中称,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大部分光纤都是暗光纤,也就是说,当时行业铺设的光纤远远超过实际需要。而今天,几乎所有的GPU都在被使用中。他指出,公司计算需求不仅呈指数级增长,产生的查询数量也在增加,说明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且非人为制造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