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10:19:40 股吧网页版
迭创市值纪录 英伟达算力地平线一骑绝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NVDA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不负众望,英伟达成为第一家5万亿美元的企业。

  10月29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2.99%至207美元/股,总市值高达5.03万亿美元;三个月前的7月9日,英伟达市值刚刚超4万亿美元,现在它的体量已经超过2024年德国、日本的GDP。

  “黄教主”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截至10月29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八。

  两年前,英伟达的市值还不到1万亿美元,随后开启涨涨涨模式。

  2023年6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不到一年时间,2024年3月,突破2万亿美元。

  当年6月,市值直接飚到3万亿美元,从2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英伟达仅用时3个月。

  从3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英伟达又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从4万亿到5万亿,只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如此巨大的体量,还能在一个季度左右,就完成了万亿美元的跨越,英伟达刷新了全球记录。

  放眼全球科技界和美股历史,5万亿美元,都是新的里程碑。往后或许会有企业来到5万亿美元俱乐部,但是第一名的突破,总是最难的。从4万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黄仁勋带着英伟达,在短期内做到了两次第一。

  从2022年底ChatGPT面世以来,背后的技术引擎英伟达真正走向台前,成为AI时代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冲上5万亿美元

  

  “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基本上来自英伟达一家公司。”TrendForce集邦咨询资深分析师储于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英伟达在2023至2024年营收增长率高达125%,而其他Fabless公司大多仅录得20%左右的增长。

  英伟达的凶猛可见一斑。英伟达带着Blackwell系列芯片驰骋市场的时候,成为4万亿的算力帝国,当时各大机构纷纷调高Blackwell的出货预期。

  与此同时,AI泡沫的声音观点一直伴随,黄仁勋用超预期的数据来回应。在昨天华盛顿举行的GTC DC大会上,黄仁勋表示,2025年到2026年(未来5个季度),Blackwell和Rubin GPU芯片可带来的收入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订单量已经达到2000万颗,是上一代Hopper架构全生命周期出货(400万颗)的5倍。

  黄仁勋还表示,到2027年,仅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这六大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就将增至6320亿美元。

  也就是说,大客户的需求依然旺盛。根据高盛预测,2025年-2027年,AWS、微软、谷歌、Meta、甲骨文这五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hyperscalers)的总资本支出接近1.4兆美元,对比2022年-2024年间的资本支出约4850亿美元,翻了近3倍。

  这些数据的刺激,都助力英伟达登上新的市值高峰。同时在英伟达的带动下,国内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高端PCB等上下游的市场空间在增加,工业富联、“易中天”等A股产业链都实现了业绩和市值增长。

  比如,工业富联作为英伟达供应商之一,近期股价4天连涨,总市值在10月29日达到了1.6万亿。受益于AI业务的强劲增长,工业富联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达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均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达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单季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均创下新高。云服务商GPU AI服务器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0%,第三季度单季环比增长超90%、同比增长超5倍。

  工业富联表示,业绩增长,受到AI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张、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用AI机柜产品规模化交付及AI算力需求强劲拉动。

  英伟达的新地平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问黄仁勋,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企业的CEO,是什么感受?他回答道:“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职业生涯中,曾领导过市值最低的(l科技)公司、也领导过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英伟达曾经的价值为零,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价值一直是零,我们也长时间处于低谷。所以,能成为英伟达的创始人,并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见证英伟达成长为今天的公司,我感到非常荣幸。”

  很少有公司像英伟达这样专注,也很少有企业家像黄仁勋这样,一生几乎都在钻研加速计算。他表示,英伟达是全球绝大多数AI计算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英伟达重新发明了计算,这是当今人类最重要的工具。

  英伟达在历史上已经足够载入史册,如果没有英伟达,就没有机器学习的今天,就没有深度学习的今天的地位,也没有如此蓬勃的AI行业。

  即使和科技巨头微软、苹果相比,英伟达作为后辈也并不逊色。作为一家B端的芯片厂商,英伟达的产品并不如iPhone、Windows等产品家喻户晓。即使到现在,普通消费者并感知不到大模型背后的GPU到底是什么,但是英伟达的技术底色,构建了一整套AI基础设施的算力范式。

  当英伟达市值超越5万亿美元时,微软和苹果的市值,先后超过了4万亿美元高点。8月,微软成为全球第二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约4.03万亿美元;10月29日美股收盘,苹果公司股价涨至269.7美元/股,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而英伟达在年初的低潮后,如今再次登顶,领跑“美股科技七巨头”一个身位。回顾来看,“加速计算”,是英伟达的初心和标签,当英伟达用AI加速着一切,资本市场表现也在加速。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将英伟达目标价格从235美元上调至275美元,对应市值达6.68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行业要面对的现实是,AI落地仍充满挑战,算法生态、能耗约束、监管边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新的临界点。关于AI泡沫、科技泡沫的辩论会一直持续。而英伟达本身劲敌也越来越多,从老对手AMD、自建ASIC芯片的云厂商、新秀华为、到刚刚入局的高通。

  但此刻大家还关心的,或许是,当一家企业攀登到了全球科技的顶峰,面对AI掀起的新工业革命,它将如何进一步创新和引领?

  人们用钱、用资本投票后,希望黄仁勋带领英伟达,开启人类的文明新纪元,希望他仰望星空。如何用钱来创造更伟大的事情,是大家所期望的。

  现在,AI新纪元已经拉开帷幕。对于英伟达、黄仁勋来说,到达了这样庞大的体量,4万亿、5万亿的市值数据已经成为的新地平线。忘掉市值,真正迈向人类科技的星辰大海,或是更大的愿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