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15:04:41 股吧网页版
英伟达冲击5万亿美元!黄仁勋透露GPU、6G、量子计算等重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NVDA_0

  黄仁勋的一场深夜演讲发布,直接将英伟达市值带上4.9万亿美元,距离5万亿美元算力帝国,一步之遥。

  在这场GTC华盛顿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继续放大招。

  GPU支柱上,Rubin和Blackwell芯片的预期销量超过5000亿美元;6G领域,英伟达投资入股诺基亚,还联合电信公司推AI-RAN;在量子计算界,英伟达推新互联技术NVQLink,将GPU计算与量子处理器联合,以构建加速量子超级计算机;面向物理AI,英伟达与Uber合作无人驾驶,机器人、AI工厂稳步前行。

  当外界还在观察这家4万亿体量的企业时,这家AI巨头继续超前进化。从硅谷到华盛顿,从AI模型的狂潮到底层算力的重塑,黄仁勋为加速计算、为人工智能规划了新的蓝图。

  算力印钞机:GPU可见收入超5000亿美元

  目前,Blackwell是英伟达最核心的算力印钞机。按照规划,英伟达将在2026年上市下一代Vera Rubin芯片,后继版本Rubin Ultra预计2027年推出,更远期架构是2028年的Feynman。

  在这次GTC上,黄仁勋透露了惊人的销售数据。他表示,截至2026年的未来五个季度,Blackwell与Rubin的可见收入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订单量约为2000万颗GPU。

  此次,黄仁勋直接拿出了下一代芯片Vera Rubin,这块超级芯片计算能力达到100 Petaflops,是DGX-1性能的100倍,将在明年量产。

  Blackwell仍处于热销状态,即便有Rubin新架构在路线上,Blackwell的市场需求仍非常强劲。黄仁勋表示,过去几个季度英伟达已出货600万颗Blackwell GPU。而前一代Hopper架构芯片平台在全生命周期中(2023年-2025年),总出货量为400万颗,收入1000亿美元。

  对比来看,数据中心对GPU的需求还在爆发式增长中,目前预估的5000亿美元,几乎等于2023年全球半导体总产值。目前,数据中心业务几乎代表了英伟达估值的核心,是近年英伟达的最强增长引擎。

  在第二财季中,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实现411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8%。自二季度起,其主力产品Blackwell架构机柜已进入全面放量阶段,GB200出货、GB300爬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英伟达三季度财报指引,还是5000亿美元的预告,都没有计入中国市场的收入,黄仁勋曾说中国市场有500亿美元的市场,潜力可想而知。整体而言,在AI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潮中,英伟达是最大受益者,并且还在持续带动产业链创下新高。

  Counterpoint Research VP Neil Shah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终端市场的变现目前尚未大规模落地,但超大规模云厂商与主权资本的资本开支并未放缓。在这场科技竞争中,超大规模云厂商与各经济体正持续构建大规模AI基础设施,这将显著推动AI服务器在计算、存储与网络解决方案等关键组件上的巨大需求。

  比如,英伟达在推进芯片的在地化生产和美国AI基建。黄仁勋指出,其最新Blackwell GPU已在亚利桑那州启动生产,与台积电合作,并且英伟达正在美国其他地区建设AI基础设施与制造基地。

  并且,英伟达和甲骨文在和美国能源部 (DOE) 合作,打造美国能源部AI超级计算机,用于科学发现。其中,Solstice系统将搭载10万颗 Blackwell GPU来开发AI能力;另一个系统Equinox将包含10000颗Blackwell GPU,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在芯片上,当前英伟达仍然受到政策掣肘,如何在经济体之间获取平衡,对于这家全球化科技巨头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黄仁勋称,目前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95%降到0%,英伟达100%离开了中国市场。在美国技术栈广泛采用和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间,黄仁勋还在带领英伟达解题。

  AI大联盟:投资诺基亚、英特尔、OpenAI

  英伟达宣布投资10亿美元入股诺基亚,加速6G和AI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交易宣布后,诺基亚股价收盘上涨20.86%,创下自2016年1月下旬以来的新高。

  对于诺基亚的合作,英伟达计划将其商用级AI-RAN产品整合至诺基亚的无线接入网(RAN)组合中,使通信服务商能够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的5G-Advanced和6G网络。

  英伟达表示,此次合作还针对快速增长的AI-RAN市场,据Omdia预测,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预计将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并且,T-Mobile将与诺基亚和英伟达合作,推动和测试AI-RAN 技术,作为6G创新和开发流程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英伟达推出专用于通信基础设施的产品Arc Aerial RAN Computer。这是一款支持6G的电信计算平台,使电信公司能够通过软件升级从5G-Advanced过渡到6G。并且,英伟达还和美国电信巨头发布AI-RAN堆栈,加速6G进程。

  近年每次GTC演讲中,6G是黄仁勋必提的产业,他表示:“电信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是我们经济和安全的数字神经系统。基于NVIDIA CUDA和AI的AI-RAN将彻底改变电信行业,这是一次跨时代的平台变革。”

  事实上在年初,英伟达就已经加入了电信圈的联盟。可以看到,面向6G时代,AI反而成为新的主角,英伟达崇尚的加速计算,正在重塑6G和通信产业。

  而英伟达的AI朋友圈也在持续扩大,最近英伟达投资不断,从芯片、大模型到6G,将AI带入到各个关键领域中。

  过去的9月,英伟达频频出手,先是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合作主要涉及三个领域,一是用英伟达NVLink技术打通CPU与GPU,实现无缝互联;二是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的CPU;三是面向PC消费市场,英特尔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全新x86 SoC。

  没过几天,OpenAI与英伟达宣布签署意向书,双方计划部署至少10GW(吉瓦)的英伟达系统,用于OpenAI 的下一代AI基础设施,以训练和运行新模型。为支持此次部署(包括数据中心与电力容量),英伟达计划在新一代系统部署过程中对OpenAI投资最高达1000亿美元。首批设施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上线,并采用Vera Rubin平台。

  从投资诺基亚、英特尔,到与OpenAI结盟,黄仁勋正在重构一个从算力到网络再到模型的AI超级联盟版图。英伟达不仅仅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一家跨层级的AI基础设施公司。它正深入通信、计算、能源、数据中心的每一层,将AI嵌入整个数字世界的底层。

  剑指物理AI:联手Uber、机器人、AI工厂

  将视角转向现实世界的应用,英伟达给出的答案是“物理AI(Physical AI)”、“AI工厂(AI Factory)”。在黄仁勋眼中,机器人、汽车等等都属于物理AI范畴,AI的下一个阶段就是物理AI。

  这也意味着,AI将从理解图像和文本,迈向理解环境、动作的三维世界是,可以在数字世界中“运行”物理世界。

  黄仁勋多次提到,要实现物理AI,需要三台计算机。一个是Blackwell等GPU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第二个是通过Omniverse计算机在数字世界用于模拟验证,第三个就是直接部署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端产品中的计算机。

  比如,在机器人领域,Agility Robotics、Amazon Robotics、Figure 和Skild AI等企业,已经使用英伟达上述的三台计算机架构构建美国的协作机器人。

  再看自动驾驶,英伟达宣布与Uber合作,一起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L4级自动驾驶出行网络。并且,英伟达将支持Uber从2027年起,逐步将全球自动驾驶车队规模扩展至10万辆。

  其中,英伟达将提供全新的DRIVE AGX Hyperion 10自动驾驶开发平台,以及专为L4级设计的DRIVE AV 软件等。据介绍,DRIVE AGX Hyperion 10是一种参考计算和传感器架构,可使任何车辆达到L4级水平,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构建安全、可扩展、AI 定义的车队,目前和奔驰、Stellantis、Lucid、Aurora、沃尔沃等在合作中。

  而在庞大的AI工厂、工业制造方面,Belden、Caterpillar、富士康、Lucid Motors、丰田、台积电和纬创资通构建Omniverse工厂数字孪生,以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

  此次大会上,英伟达也推出了不少新产品。黄仁勋认为,AI工厂持续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增长,需要处理结构化、非结构化以及新兴的AI原生数据。随着万亿token工作负载需求的激增,需要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来跟上步伐。

  因此,英伟达发布了NVIDIA BlueField-4 数据处理器,为AI工厂操作系统提供支持,预计将于2026年作为Vera Rubin平台的一部分提前推出。据介绍,BlueField-4结合了Grace CPU和ConnectX-9网络,可提供6倍的计算能力,并支持比 BlueField-3大4倍的AI 工厂。

  此外,英伟达还推出NVIDIA IGX Thor,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业级平台,专为将实时物理AI直接部署于边缘端而打造。IGX Thor基于Blackwell 架构,可为工业、机器人开发和医疗应用提供实时 AI 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将全球工厂转变为智能思考机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引擎。”在他看来,“AI不是工具,而是生产力主体。”

  摩尔定律减弱,加速计算登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而英伟达继续制造引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