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9 22:59:30 股吧网页版
英伟达的新故事:转型AI基建企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NVDA_0

  5月19日,一年一度的COMPUTEX(台北国际电脑展)启幕,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继续更新AI的叙事。

  首先,黄仁勋一上台就谈到了英伟达的新定位——从GPU芯片企业转型为AI基础建设企业。这也和黄仁勋在GTC大会传递的内容一致,英伟达一路走来,产品已经从芯片、系统、数据中心,扩展至AI基建。

  在5月19日的演讲中,黄仁勋公布了芯片、联接、企业级AI、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进展。在这一系列产品矩阵中,更受关注的是GB300和NVLink Fusion。

  黄仁勋表示,Grace-Blackwell产品已投产,今年三季度升级到GB300版本。芯片和机架产品之外,英伟达还发布了NVLink Fusion,开放联接标准,即使有的公司使用自研芯片,也可以接入NVLink Fusion和英伟达一起定制AI基建。

  在黄仁勋看来,英伟达的故事就是重塑计算机行业,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需要AI基建。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电力是基础设施,随后是信息产业,现在AI则是新基础设施。

  “10年后当你回头看时,AI已经融入了一切,就像电力需要工厂,AI也需要工厂,”黄仁勋说道,“1993年(英伟达成立),我预估英伟达的商机是3亿美元,而现在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价值数万亿美元。”

  重构AI基建

  首先,芯片产品线方面,黄仁勋表示,Grace-Blackwell NVL72已经全面投入生产,并称这一过程充满挑战。尽管基于HGX的产品去年年底已经投产且在今年2月上市,但是目前才将所有Grace-Blackwell产品部署上线,数周以来许多云厂商已经开始使用。同时,黄仁勋透露,今年三季度,Grace-Blackwell将按计划升级到GB300版本。

  黄仁勋还宣布新型计算机(电脑)DGX-spark 已经全面投入生产,预计将在几周内上线,惠普、华硕、联想等企业都会合作上新。同时,黄仁勋展示了GeForce RTX 50系列,宣布多款新笔记本将搭载即将上市的RTX 5060。

  其次,随着AI需求、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芯片互联、机架互联的重要性也在提升。黄仁勋此次特别强调了英伟达联接标准NVLink的升级,并且发布NVLink Fusion。NVLink Fusion计划允许客户和合作伙伴将NVLink技术应用于定制的机架级设计,或者说构建定制化的AI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即使是非英伟达的CPU或加速器,也可以通过NVLink和英伟达的CPU、GPU产品结合使用。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混合搭配,灵活组合。黄仁勋表示,用户可以完全采购英伟达方案,也可以仅采用部分组建,NVLink Fusion的核心是开放和灵活。

  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前,这种互连结构仅限于英伟达的GPU和CPU,现在NVLink面向行业开放了标准,进一步巩固生态。接入NVLink Fusion后,企业可以将自研的CPU、ASIC芯片连接到英伟达GPU,甚至非英伟达的加速器也可以连接英伟达的CPU。

  目前,联发科、Marvell、Astera Labs、Synopsys 和 Cadence等公司都已承诺支持该互连技术。与此同时,富士通和高通计划使用该技术构建定制CPU。但是英特尔和AMD并未在合作方中,他们支持另外的互联标准。

  此外,面向企业级AI,英伟达还发布了DGX Cloud lepton ,能够让AI建设更快、随地部署。DGX Cloud lepton 还将和英伟达AI 软件结合,让开发者联接到英伟达全球GPU生态系统。英伟达实施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让全球AI基建落地。

  在机器人领域,英伟达还发布了 Isaac Groot N1.5 机器人平台和 Groot-Dreams 演示系统,后者可基于语言提示自动生成模拟行为,从而大幅降低训练人形机器人的人力成本。

  “巨大的损失”

  近期由于美国出口管制新规,英伟达特供中国的H20芯片受限。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英伟达目前无法继续向中国出售H20,因此市场也密切关注H20的下一代产品。

  黄仁勋被问及英伟达将在中国推出的下一款芯片,他回答道:“不是Hopper系列,因为Hopper已经无法修改了。”

  事实上,此前业内就在猜测,英伟达是否在基于最新架构Blackwell研发中国特供芯片。最终的产品参数还未知,英伟达也在快马加鞭修改中,黄仁勋在上次到访北京时就曾表态:“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英伟达不愿意失去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市场占据英伟达14%左右的营收比例,去年约为170亿美元。而且,中国在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兴AI产业具备高潜力。

  在日前的采访中,黄仁勋表示,如果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将会是企业“巨大的损失”。他预估,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00亿美元。

  面对中国市场,英伟达似乎在多管齐下。《环球时报》援引《金融时报》报道称,英伟达计划在上海设立一个研究中心,以保持其在中国的竞争力,并且有知情人士表示英伟达计划扩张上海的办公空间。

  对于是否在上海建立新研究中心,英伟达目前未予置评。此前,黄仁勋在上海访问时还表示,人工智能发展潜力巨大,上海是英伟达的重要研发基地,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当前,英伟达在中国拥有4000多名员工,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都设有分公司。

  整体而言,去年以来,出口管制和AI扩散法令是英伟达面临的两大掣肘。现在一方面,英伟达在调整策略应对出口中国市场的政策变化,另一方面则有好消息传来。

  据央视报道,美国商务部宣布已着手废除上一届政府公布的“分级制”AI芯片出口管制规定,并将在未来发布新的替代规则。当时,包括英伟达、甲骨文在内的多家企业猛烈反对,如今这个紧箍咒已经排除。

  此外,英伟达又在沙特拿下AI订单,黄仁勋此前宣布,将与该国公共投资基金旗下的AI企业合作,向其提供1.8万张最先进的AI芯片。利好信息下,近日英伟达股价上涨,市值重回3.3万亿美元,再次超越苹果,接近微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