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4月29日)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微幅下跌,两市全天成交额1.0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43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05%,深成指跌0.05%,创业板指跌0.13%。
板块方面,PEEK材料、美容护理、化学制品、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力、白酒、可控核聚变、电商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星石投资:
关注“双共振”带来的投资机会
周二上证指数延续窄幅震荡趋势,继续在3300点附近徘徊,临近节假日,市场风偏转淡,两市成交量能收窄至1万亿出头,从日内风格看,小票表现强于大票。

星石投资表示,短期看,国内暂时缺少新的驱动因素,叠加临近五一长假,海外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预计市场交投情绪可能不高,市场或将以震荡为主。对于A股市场而言,下一阶段关注国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在外部市场情况不明的背景下,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也是确定性极强的事,政策发力仍有望成为二季度股市的重要驱动。并且,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国内经济表现或好于市场预期,尤其是政策潜力更足、中期发展空间更大的内需领域,关注国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带来的投资机会。
02
英伟达辟谣
周三AI硬件总龙头英伟达概念收涨1.38%,个股方面,奥拓电子、鸿博股份等多股涨停,深信服、移远通信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中国基金报, 4月28日,有媒体称英伟达计划在中国作为独立公司运营,将通过与中国国内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来实现业务分拆。
4月29日,英伟达官方回应称,相关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将毫无根据的主张和猜测作为事实发表是不负责任的。
就在不久前,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度访华。黄仁勋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推动美中经贸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年报显示,英伟达在2025财年(截至2025年1月26日)中,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来自中国的营收达171.0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03
药明康德:一季报利润高增长
CRO龙头股药明康德周二收涨超4%,自4月9日反弹以来,药明康德累计涨幅超17%。

消息面上,药明康德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增长89.06%。
药明康德在报告中表示,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在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提升,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出售持有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及处置交割部分业务带来的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净利润表现。
分业务看,药明康德化学业务同比增幅最大,达到32.87%,其次是生物学业务同比增长8.25%。化学业务中,TIDES(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新增产能逐季度爬坡,TIDES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2.4亿元,同比增长187.6%。而测试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别同比下滑4.04%和36.11%。
据界面新闻,近期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2025年2月13日天津市出台25条举措,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持续多地(广州、上海、北京等)落地执行下,创新药医院准入望持续加速,行业在支付端+医院准入边际持续向好趋势下成长确定性和弹性空间。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药明康德首季收入达 96.5 亿元,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调整纯利为 26.8 亿元,超出预期。其美国及欧洲市场收入分别按年增 28%及 26%,合共贡献近 80%的收入。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积压订单按年扩张 47%至 523.3 亿元,以首季速度计,约相当于 5 至 6 个季度。作为内地的合同开发及生产组织(CDMO)公司,药明康德基本面强劲,予其 H 股目标价 85 港元,评级“增持”。
04
PEEK材料大涨
周二PEEK材料概念大涨,聚赛龙、新瀚新材等20%涨停,中欣氟材涨停,富恒新材、华密新材等涨幅居前。

公开资料显示,PEEK(聚醚醚酮)是一种特种高分子材料,兼具刚性与韧性,在耐热、耐磨、耐腐蚀性等方面均排名前列。同时,纯PEEK树脂密度仅约为1.3g/cm3,甚至低于碳纤维材料密度,也是一种极佳的轻量化材料。
正是因为这些优异特性,市场普遍认为PEEK材料应用空间广阔。根据Frost&Sullivan,中国PEEK市场需求量亦将从2022年的2334吨提升至2027年的5079吨,对应CAGR约16.8%,若叠加人形机器人等下游场景,需求增速有望更趋陡峭。
国金证券表示,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前景非常可观,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PEEK又一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