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6年1月1日起,已连续实施十年、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容的全额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正式切换到减半征收的新模式。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购车预算规划、支付成本。
日前,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对相关调整情况予以明确。“不达标无免税”的新思路成为业内共识。
众车企动作明显提速。一方面,今年下半年扎堆上新,借助政策红利窗口带动订单增长,冲刺此前制定的全年目标销量;另一方面,已经抢占市场头部、但需到明年交付的车型矩阵出炉,购置税差额补贴成为车企主流动作。
政策转向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依赖政策红利拉动增长”向“依靠核心技术实现发展”的升维。受访者的共识是,汽车市场竞争核心将更加聚焦于技术、品牌、服务和用户体验,一场周期更长的品质竞赛,将拉开帷幕。
新规影响外溢
10月9日,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公告,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2026年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公告要求。
新规重点指向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对此,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赢。”
某新势力品牌负责人王欢(化名)分析,此次调整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可以鞭策车企把产品做得更好,更聚焦技术升级。放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这是引导理性竞争的表现。
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自2014年起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今年是免征红利收官之年。2026年和2027年,新能源汽车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王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26年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这意味着入围《减免税目录》的30万元及以下价格区间新能源汽车车型仍将受益;50万元车型减税额从3万元降至1.5万元,减免比例从60%降至30%。
对新规的市场影响,多数车企态度谨慎。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明年一季度所有车企压力都会很大,购置税退坡等政策可能导致需求提前释放。他预计,明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一半左右。
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有汽车央企掌舵者曾建议明年购置税变革宜平稳过渡,从淡季开始实施。
由于减免政策与技术要求紧密挂钩,“不达标无免税”给部分技术路线、部分车型带来挑战。有汽车行业人士认为,增程式车型达标难度低,部分重型传统插混车型面临的挑战更大。
从记者采访情况来看,行业整体认可购置税优惠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通过税率差异化、技术标准化和管理精细化,推动行业从政策输血转向市场造血。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期的必然要求”。
车企竞逐新周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调整进入倒计时,众车企纷纷抢搭“红利末班车”。
今年9月,中国车市迎来了史上最密集的“新车上市潮”,超70款新车扎堆上市。王欢将其称为“一场关乎全年销量目标与未来市场地位的决战”。
从车企公布的月度数据来看,目前小鹏、零跑、小米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较高,但包括北汽、极氪等在内的车企或品牌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较差,四季度面临较大挑战。
“最难受的应该是至今仍然没有上量的车企。”王欢说,如果今年在购置税红利下依然卖不动,那明年铁定更难。从这个角度说,购置税问题影响车企销量乃至成败。
10月13日,乘联分会发布数据,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也进入加速阶段。
扎堆上新,一度带动部分车企订单量增长,但购置税的跨年变化,也给这些订单带来新问题。
蔚来汽车华北地区某门店负责人对记者介绍,现在下定新一代ES8,大概率无法在年底前完成提车开票,等待时间数月不等。
“下单即等待”在部分车型中表现突出。从今年二、三季度来看,市场销量不错,同时又需要等待明年提车的车型矩阵,包括新一代蔚来ES8、问界M7、小米YU7等。其中不少车型今年的订单规模,已经超过产能承载量。
购置税差额补贴成为一些车企的新招式。蔚来方面表示,若现在完成锁单,因厂家原因需在明年交付,消费者可使用购置税差额补贴券抵减车价,最高可抵扣1.5万元。此外,问界、尊界等部分“华为系”产品,也推出类似方案。
在王欢看来,这相当于将消费者的决策风险和购置税不确定性,转化为车企成本。同时,这有利于车企将观望型消费群体转化为实际订单。
有资深汽车观察人士认为,随着蔚来、问界等品牌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小米汽车方面或许也会酝酿类似动作。
“连尚处亏损状态的蔚来都补了,账面资金充裕的小米,也有能力补贴用户。”前述人士认为,不过,小米的问题在于能否让部分冲动下单的车主实现退订或转订。毕竟,很多车主直到锁单时才被告知要明年才提车,从而错过了购置税减免红利期。
消费红利释放中
车企抢收订单后,压力给到了交付侧。既要抢政策窗口,又要赌车企的交付速度,何解?
今年的9、10月份是最后一个电车免税的“金九银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到购置税成本增加的问题。
在王欢看来,由于不符合新技术要求的车型无法享受购置税减免,这将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发生变化。部分技术落后的车型因不满足新要求而退出市场,短期内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范围可能缩小,长期来看将促使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从证券时报记者对一些品牌探店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多以“新车权益”代替降价促销;燃油车则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北京多家品牌销售门店里,燃油车优惠较大,BBA多款车优惠甚至达十多万元。以奥迪为例,某核心城区门店给出超15万元的现金优惠。
王欢认为,今年的“金九银十”具有节点性意义,既有政策红利集中兑现的特点,也在印证市场对新能源产品已经形成强大需求——即便免税退坡,新能源汽车以智能化、使用成本和驾驶体验上的优势,依然具备强大竞争力。
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启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重要助推器。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连续多月超50%,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业从“政策温床”走向“市场丛林”的窗口期已经到来。
“未来市场所考验的,将是车企真正的产品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崔东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