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微软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1 10:17:40 股吧网页版
微软上财季净利增长18%:云业务增速环比提高,业绩指引高于预期
来源:澎湃新闻


K图 MSFT_0

  微软公布了在云业务的推动下表现好于预期的业绩,并发布令投资者惊喜的强劲指引。

  当地时间4月30日,微软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第三财季营收700.6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6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同比增长18%至258.24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至3.46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22美元。

  而在业绩指引方面,微软预计公司第四财季营收将达到731.5亿美元至742.5亿美元之间,高于市场预期的722.6亿美元;预计Azure云业务的增长率达到34%至35%之间,高于市场预期的31.5%。

  微软董事长兼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为了扩大产出、降低成本和加速增长,云和AI是每家企业都需要的重要投入。从AI基础设施和平台到应用程序,我们正在进行全方位创新,为客户提供服务。”

  微软第三财季业绩概要。来源:微软财报

  30日当天,微软(Nasdaq:MSFT)股价涨0.31%收于每股395.26美元,总市值2.94万亿美元。财报发布后,微软盘后股价一度涨超9%。

  目前,市场正在密切关注美国关税对各大企业造成的影响,与苹果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相比,关税对微软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其产品和服务对贸易的依赖程度较低。不过,微软的企业客户也可能会在云服务、软件和AI支出方面表现得更为谨慎。

  在财报后电话会上,当被问到如何应对潜在的经济衰退,纳德拉称公司将聚焦于为客户提供帮助:“由于云服务的效率、公司业务版图的覆盖范围以及从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端到基础设施端所具有的独特技术栈层级优势,我们觉得微软能在(帮助客户)这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当我们面对任何通胀压力或需要用更少资源做更多事情的增长压力时,软件是最具可塑性的资源。”

  在财报后电话会上,微软方面指出,本财季公司资本支出达到214亿美元,其中包括通过融资租赁购买的设备费用。此前,微软方面表示,预计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将超过800亿美元。在“其他项目”中,微软的支出达到6.23亿美元,其中包括对OpenAI的部分投资。该数字在上一季度为22.9亿美元。

  分业务来看,微软最受市场关注的智能云部门在本财季营收267.5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增速高于上一财季的19%。其中,Azure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3%,高于上一财季的31%,微软称有16%的增长受到对AI需求的驱动,该比例在前一个财季为13%。

  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Amy Hood)在电话会上表示,微软非AI云业务的供需紧张情况在本季度得到了改善:“情况略有好转,我们在规模化方面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已取得的进展让我们感到鼓舞。”她还指出,在AI领域,微软的基础设施容量上线速度比预期要快。

  纳德拉在电话会上宣布,目前已有超过1500万人使用微软旗下开发者AI助手GitHub Copilot,该数字达到了去年同期的4倍。

  微软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在上财季营收同比增长了10%至299.4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95.7亿美元。微软365商业产品及云服务同比增长了11%,其中,商业云服务营收增长了12%;微软365消费者产品及云服务同比增长10%,其中,消费者云服务营收增长了10%;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营收同比增长7%;商业应用Dynamics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1%。

  此外,包括游戏业务在内的个人计算部门营收达到133.71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Xbox内容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8%;为设备制造商提供的Windows OEM操作系统许可证和设备营收同比增长3%;不包括流量获取成本的搜索和新闻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1%。

  其中,为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和Windows操作系统许可证的销售量增加了3%,微软方面表示,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其库存水平保持在高位。纳德拉还指出,随着对操作系统Windows 10的支持即将在今年10月结束,下一代Windows 11在商业客户中的部署量增长了约75%。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