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一封声称「微软将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的邮件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微软随后称相关新闻是不实报道,「有关微创Wicresoft公司的业务和运营的任何问题应直接向他们咨询」。言下之意微软并没有要停止在中国区运营,邮件中声称要「停止在中国区运营」的公司指的是微创软件,不是微软。

不过微创软件并非与微软毫无关系。微创软件的官网称它是微软在华投资的第一家合资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上海,在全球设有36处交付中心,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来自74个国家的1万余名员工,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超过2500余家。
多位微创员工告诉「新皮层」,微创软件就是微软的全球技术支持团队,为微软一系列产品——从Windows系统到Word、Excel、Microsoft Teams等办公产品,以及微软云计算业务Azure及其云平台上的大模型比如GPT,提供技术相关的售后服务。这意味着自2002年以来,微软都是通过微创软件服务它的全球终端客户。
微创的1万余名员工中具体有多少位于中国办公室不详,来自上海和无锡的微创员工告诉「新皮层」,他们也不知道公司确切的裁员数字,只知道自己所在的项目组的成员都被要求要么转岗去海外办公室——主要是越南——要么离开公司。

这些员工从公司获悉的停运原因也相当含糊,一位离职员工称他听到的是「国际政治相关原因」,另一位离职员工说他听到的说法是,裁员和美国前总统拜登今年2月28日签署的《EO14117数据法案》(即《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的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有关,这项法案从4月8日开始生效,要求禁止或限制「受关注国家和受限制实体」访问美国人的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其中,「受关注国家和受限制实体」包括中国、古巴、伊朗、朝鲜、俄罗斯、委内瑞拉6个国家。
微创4月7日才发邮件给中国员工传达业务变动事宜,但其实在一年前,微软就开始将技术支持的业务重心从中国转移出去。一位位于无锡的微创离职员工对「新皮层」称,他去年就注意到,「微软在逐渐将更多业务外包给微创印度团队,而微创中国团队的支持角色在被弱化」。
更早之前,微软于2023年6月开始执行「温哥华计划」,将其位于北京的微软亚研院中的顶尖AI人才转移至加拿大办公室,涉及20至40名员工。去年5月,微软又向其位于中国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员工提出「relocate」(搬迁)方案,将700至800名从事机器学习和其他云计算相关工作的中国员工转移到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中国以外的办公室。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微软亚太研发部门当时大约有7000位工程师,其中大部分员工在中国。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创软件,都曾是微软「在中国,为全球」时代的产物。随着一系列「relocate」计划的实施,微软告别了这一时代。
以下是微创离职员工对于发生在4月7日前后的被裁过程自述:
离职员工1:
Azure技术支持,服务日本市场
4月7日,是清明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早上我照常打开电脑,打算安排当天的工作计划,但发现所有项目资料都找不到了。10分钟后,项目经理通知我,项目组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微创团队成员全部被裁,手头工作已转交给印度团队。
我加入微创刚满一年。微创是微软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微软提供技术服务。我隶属于微软的CSS(客户支持与服务)外包团队,担任技术工程师,主要服务使用微软Azure云服务的日本客户,为他们在微软云平台上使用OpenAI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我们的项目经理是日本人,在日本微软工作。
项目组中,除了我和其他两名微创同事,其余成员也都在日本,属于微软正式员工。裁员的消息最早是这位微软的日本经理告诉我的。得知裁员消息两个小时后,微创的领导才组织我们项目组的中国同事开了一次简短的线上会议,说是因为「国际政治相关原因」,微软决定终止与微创在中国的合作,相关业务将迁往印度和越南。就连主持会议的这位领导也未能幸免,同样被裁了。
这次裁员规模大概数千人,公司承诺支付「N+1」赔偿。被裁当天,领导还问我是否愿意转岗到微创越南分部。微创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业务分支,除了中国,还在越南、印度等地有团队。听说要转岗到越南,我拒绝了,因为考虑到生活成本,还有文化适应问题。更何况,团队转移到越南,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次裁员毫无征兆。清明假期前,项目组还通知节后会有一个新人入职——是个中国员工,我和同事还在讨论新人的培训计划。而且,自我入职以来,薪资发放一直稳定,每月按时到账,还有年终奖。
我对于在微创工作的体验整体是很满意的。一方面,薪资远高于上一份工作;另一方面,公司提供了办公地点的灵活性,我可以远程办公,甚至从来没去过上海办公室。尽管入职前我没有相关技术经验,但微创依然给予我高薪机会。这一年,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对此我也心怀感恩。
不过,过去一年我也注意到,微软逐渐将更多业务外包给了微创印度团队,微创中国团队的支持角色在被弱化,包括产品开发、运维等工作在内的多项任务都已转移至印度。我猜测,这可能与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的印度裔背景有关,我对接的日本团队的领导也多由印度人担任,但也可能和拜登政府的14117法案有关。
但是,据我合作的日本微软员工反馈,印度团队的表现并不理想,需求响应慢、工作效率低,且不注重客户体验。我曾经手的一个项目转给印度团队后,明显看出他们在使用机翻日语与客户沟通,客户也反馈体验不佳。而日本团队对中国微创的产出一直很满意,这也是之前决定在中国扩招的原因,他们对此次裁员也很无奈。
单在中国市场,微创在上海、无锡、大连、北京等多个地方都有办公室。我了解到的是,目前微创在中国对接微软业务的团队没有全部被裁。据大连微创的同事说,他们还未接到裁员通知,但听说微创高层这两天会前往大连宣布消息,很可能就是裁员事宜,从目前形势来看,全部裁掉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微软中国区的FTE(正式员工)也可能受到波及。在员工账号失效前,我看到他们也失去了访问一些客户后台数据的权限。
离职员工2:
Azure Monitoring组,服务全球
我是去年毕业后通过社招进入微创的,岗位是IT技术支持。我所在的组叫Azure Monitoring,负责监控微软云平台Azure和Azure旗下一系列产品的使用情况,我的工作就是测试产品、给使用Azure产品的客户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一个高级一点的客服。
我们公司(指微创)有很多项目,为微软提供服务只是其中一个。除了微软的Azure云平台,我们还为微软的大部分产品提供服务,包括Word、Excel、Microsoft Teams等常用产品。
公司一共有超过1万名员工,我不清楚参与微软相关业务的员工具体有多少,每个组的人数也不一样,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不等。我所在的办公室一层楼有七八个组,包括Azure产品下的账单组、监控组、AI组等,还有负责微软其他产品的组,一共有三四十人。
网上的帖子说这次被裁的一共有2000人,我觉得这个数据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公司在全国有多个分公司,除了上海总部,还有无锡、苏州、广州等分公司,不同地区应该是负责不同的业务需求。
4月7日我到公司后就收到了微软项目终止的通知邮件,接着我们这层办公室的员工就一个接一个被HR找去谈话,三四十个人从早上上班谈到了晚上六点下班,我是最后一个,谈完4月8日就不用去上班了。邮件里,公司说明的裁员原因是微软调整全球战略布局,但具体是什么调整我们也不太清楚,我觉得微软可能只是不需要我们公司的外包了而已,它可以把这些业务转移去印度,成本更低。HR的说法和邮件类似,没有更多解释。我觉得HR可能也不太了解情况,他们只是按指令做事,负责和员工谈赔偿。
得知裁员消息之后,大家刚开始有点惊讶,但慢慢也就平静下来,因为似乎对裁员都有心理准备,只是不知道哪一天宣布而已。自从疫情发生之后,很多大公司都在不断裁员,尤其是互联网IT行业,基本所有公司都在裁员。我们公司时不时也在裁员,所以大家都觉得被裁只是时间问题。
但我们没想到的是,这次裁员是公司整个负责微软项目的团队都被砍掉,这还挺让人惊讶的。不过我也可以理解,微软大概是考虑到成本,在它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人力还是相对廉价的,但现在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地区人力成本会更低。
目前公司给出的赔偿措施就是「N+1」,同时表示会优先给我们这些对接海外客户的员工提供一些海外业务技术支持的转岗机会。因为我们日常工作面对的海外客户比较多,可能更了解海外客户群体。但公司目前没有针对转岗的明确方案,我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岗位、怎么转岗,现在大多数同事可能都打算拿到「N+1」就直接走了。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六,没有加班,如果节假日有排班可以拿到3倍工资。我不能透露具体的薪资,但在上海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周末出去玩、偶尔奢侈一下问题也不大。所以我还蛮喜欢这份工作,被裁感觉挺可惜的。
离职员工3:
Windows OS售后组,服务中国区客户
我是2023年加入无锡微创的,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主要负责为中国区企业客户提供Windows OS的售后技术支持,所属团队是DND(Device and Deployment)组。
裁员消息正式公布前,我就察觉到风向不对。清明假期前,团队按惯例安排了值班。但4月5日周六,有同事发现当天的值班突然取消了。这位同事当时从领导那里得知,微创无锡的业务会有变动,可能会裁员。得知消息后,假期里我一直很焦虑,也没怎么睡好。
4月7日0点30分左右,领导紧急通知要求大家上午9点前到公司。周一早上,无锡微创的总经理现场告知我们,整个无锡微创的业务都没了,无锡员工全部被裁撤,包括他自己。
公司的安置措施除了N+1赔偿,还有转岗去微创越南、微创匈牙利或者微创日本的选项。但大多数同事还是选择离开,我认识的同事里只有一位决定转去越南试试。
这次裁员对我来说是断崖式的。入职以来,我感受到业务在稳步上升,客户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尤其在每年过年前后、暑假,总会面临工单量激增,团队还为此扩招了新人。而且,客户对于我们团队的产出满意度一直很高。
关于裁员的原因,公司邮件在中告知是因为「国际形势变化」,一位team leader裁员前在微信跟我们说,裁员和拜登政府通过的《EO14117数据法案》有关,这项法案从4月8日开始生效,导致微软要封禁中国技术支持团队的数据访问权限。4月7日,我们还能访问少量数据,到了4月8日,微软就全面封禁了这些数据。
我从微软无锡的正式员工那里得知,他们的工作也受到波及,访问数据的权限被限制,下一步也有可能面临裁员。此外,微软此前已向无锡员工征求过搬去美国的意愿。
回想后我发现,其实早有迹象表明我们的业务在向外迁移。从我入职开始,公司就提供长期出差越南的机会,员工也可以选择直接转岗去越南。本次裁员后,我们原本的业务会由微创越南分公司来接手,并且他们已经开始大量招募新人。
回头看,我对于在微创的这段经历是满意的。一方面,我的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尤其在处理企业级批量部署问题上,我对系统底层逻辑的理解有了很大提升。后来我还带了两名徒弟,见证他们的成长也让我很有成就感。而且,我所在的组团队氛围融洽,大家相互帮助,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
此前,我和很多同事对这份工作的稳定性预期较高,许多外地同事因此计划在无锡定居,有不少人还在公司附近买了房。
从微创离开后,我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目前收到了一个新公司的offer。